谷艾蓮
(山東省威海市第二中學,山東 威海)
詞匯是寫作的基礎(chǔ),想要寫出好的文章就必須有一定的詞匯累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往往詞匯中會融入很多的情感色彩以及內(nèi)涵。高中階段的學生往往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情感理解能力,能夠自主地針對文本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進行一定的表達。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帶領(lǐng)學生去感受閱讀文本中展現(xiàn)的好詞好句,讓學生在感受文本的過程中,不斷夯實自身的詞匯積累。
例如,在閱讀《社戲》時,教師可以積極地帶領(lǐng)學生針對“劃船去趙莊”中的“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汽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边@幾句景物描寫進行賞析。
教師:“同學們自主地分析一下這幾句景物描寫好不好?好在哪里?”
同學:“首先,魯迅先生調(diào)動了多種感官,利用嗅覺、觸覺、視覺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帶領(lǐng)讀者置身于行舟的情境中,仿佛讓人們也嗅到了豆麥與河底散發(fā)的香氣;感受到了河風撲面的濕潤;看到了暗黑尖銳的山川。其次,利用了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向讀者們展示了山峰的尖銳與連綿。”
通過自主的思考,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感官描寫的優(yōu)勢以及比喻修辭的運用。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這句話摘抄或者畫在書中,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chǔ)。
邏輯思維是學生在寫作中必須具備的重要素養(yǎng),無論什么文體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進行寫作。有邏輯、有思想的寫作,才算得上優(yōu)秀的文章。邏輯混亂的作文,讀者們自身都難以把握文章的脈絡,更何談體會文章情感。那么教師在開展閱讀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帶領(lǐng)學生去感受優(yōu)秀文本作品的脈絡,使學生跟著讀者的思路看世界。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孔乙己》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個角度帶領(lǐng)學生去感受魯迅先生在描寫《孔乙己》中的邏輯思維脈絡。
教師:“請問同學們,魯迅先生在描寫孔乙己時,是用什么角度去寫的孔乙己呢?”
同學:“站在酒店伙計的角度寫的?!?/p>
教師:“請問這位伙計是按照什么順序去講述孔乙己的呢?”
同學:“按照別人說、自己看的順序去描寫的孔乙己?!?/p>
教師:“那么在店伙計自己看孔乙己的過程中,又按照什么順序描述孔乙己的事情呢?”
同學:“按照時間順序去描寫的孔乙己的事件?!?/p>
教師:“請問是什么時間順序呢?”
同學:“中秋前、中秋過后?!?/p>
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去掌握閱讀文章的脈絡,讓學生了解文章寫作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跟著作者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切實地引導學生學會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寫作,增強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優(yōu)秀的文字作品往往都蘊含了積極的審美趣味和耐人深思的精神,情感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去感知正確的思想情感價值,給予學生生活的啟示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如何權(quán)衡好的作品就需要正視其中蘊含的審美內(nèi)容。教師必須在閱讀的過程中,帶領(lǐng)學生去體會文章的情感,在增強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阿Q正傳》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感受文章中所闡述的“阿Q精神”,使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鞍精神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通過閱讀文章,自己總結(jié)一下阿Q精神?!蓖ㄟ^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學生得知“阿Q精神便是精神勝利法”。這時,教師便可以帶領(lǐng)學生去辯證地看待“阿Q精神”:“請問阿Q精神是好還是壞呢?”有的學生會認為“阿Q精神并不十分積極,更像是無能、不思進取的人的表現(xiàn)?!钡瞧渌麑W生卻說:“阿Q精神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因為在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所以利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边@時,教師便可以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們所說的都對,阿Q精神的利用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阿Q精神積極地利用,會讓人們更加樂觀地看待事物,反之便會使人喪失信心與動力,導致人們的停滯不前?!鼻袑嵧ㄟ^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讓學生擁有積極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思想審美意識。
總而言之,在開展作文與閱讀的教學中,應該將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使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寫作素養(yǎng)。教師應該積極通過閱讀文本中的好詞、好句來提升學生的詞匯累積量;高效地帶領(lǐng)學生去把握文章的脈絡,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邏輯;積極地帶領(lǐng)學生探尋文章所闡述的情感,使學生在正確思想意識的浸染之下,學會辯證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