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妙瓊
(廣州市增城區(qū)派潭鎮(zhèn)第二中學,廣東 廣州)
初三英語復習是對初中的英語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提升。但復習時間短,知識點多,任務重。如果逐冊書進行復習,容易隔斷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因此,初三英語復習需要整合教材,重組知識結構。再者,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改變,教學方法一成不變。老師充當了課堂主角,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大量零散的知識給學生造成學習負擔。
基于以上原因,尋找一條提高初三英語復習效率的途徑是必要的。思維導圖結合話題復習不再是簡單重復地講解已學過的知識點,而是經過重組教材后,有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話題下的詞匯、句型、語法等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并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話題內容進行鞏固和遷移,有助于學生記憶、理解和內化知識。
英語教材(上海牛津版)的編寫遵循“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的思路,融交際功能、話題和語言結構為一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整個初中英語課本內容劃分為24個話題。話題復習指的是將相連的內容和主題確定為統(tǒng)一的話題,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
思維導圖是1970年由英語學者Tony Buzan創(chuàng)造的。思維導圖以一個中心詞為主題輻射出相關的內容。每一個支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關鍵主題。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有效、快速地記憶知識,并在記憶的層面上發(fā)散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話題復習是將相關的知識整合在一起,加強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建立系列的知識體系,有系統(tǒng)地組織教學。
但是,每個話題涉及的單元模塊、詞匯、語法、句法等內容眾多,學生難以記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記憶、分析的同時,促進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思維導圖在英語話題復習中作為一種媒介和手段有助于解決英語話題復習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復習效率。
思維導圖在初三英語話題復習中的運用指的是:以話題為主線,借助思維導圖重溫話題下的重點詞匯,歸納句子,梳理語法,訓練寫作,系統(tǒng)復習初中內容。利用思維導圖對初三英語話題復習要做到:
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在英語復習課中,詞匯復習不僅要激活以前的詞匯,喚起記憶,也要歸納話題下同類詞匯,加強聯(lián)系,拓展詞匯量。利用思維導圖對話題下的詞匯進行復習有利于這些目標的達成。思維導圖充分利用聯(lián)想記憶,以話題為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fā)散豐富的支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以“personal information”這個話題為例,可以讓學生以“personal information”為中心發(fā)散思維,以年齡、性格、職業(yè)等為分支點展開聯(lián)想,構建思維導圖,記憶話題詞匯。
初三學生學英語長達六年或更多年,可是不少學生依然不會說、聽不懂、寫不出正確的句子。因此,句型的掌握尤其重要。句型的鞏固和歸納能保證句子的準確性和流利性?!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話題的范圍內總結句型更能讓學生在特定交際場合下運用具有交際功能的句子。例如在提煉表示建議的句型中,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建立樹狀、圖形、表格等歸納知識,讓學生一目了然。
傳統(tǒng)的語法復習只是單純地講解語法知識,總結語法規(guī)則,或做選擇題。這樣的復習只停留在語法規(guī)則的機械記憶上,學生的語法技能和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話題結合思維導圖對語法進行梳理,就是先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話題下的語法點,再讓學生在話題的牽引下通過造句、編寫故事、模仿寫作等方式運用語法。例如在“賓語從句”這一語法復習時,讓學生先將“賓語從句”作為最中心點,再以“語序”“時態(tài)”“關系詞”作為二級分支點復習每個分支點的相關知識。
寫作是英語知識輸出的一種方式。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復習有必要進行話題寫作訓練。話題寫作要提煉寫作內容,積累素材,鍛煉寫作思維。首先,平時要注重利用思維導圖歸納典型詞匯、句型和段落。再次,寫作時以話題和思維導圖為牽引,通過圖片、范文等形式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輸入,讓學生走出思維局限。同時,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對“首段”“正文”“結尾”等文章結構進行積極構建,確保文章脈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