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淇
南國一月,凜冬漸散,萬物復蘇。
過去的一年,歡騰的珠江留給我們無限的遐想。那無盡的碧波,那穿梭的船舶,那繁忙的水運,點點滴滴在這條大江上交織出一幅雋美畫卷。揭開珠江那層朦朧的面紗,一疊疊銘刻著“喜悅、挑戰(zhàn)、奮進”的“新年剪影”,接踵而至。
在建設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的熱潮之下,珠江持續(xù)了一整年的澎湃,為沿江兩岸乃至全中國,帶來了令人震撼的“新變化”。
喜悅,是來自于全體辛勤的珠江水運人一年的豐收。在今年1月15日珠江水運發(fā)展年度新聞發(fā)布會上,多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唱響了2018年的第一曲“珠江好聲音”:珠江水系完成內河貨運量9.06億噸,同比增長8.7%,完成集裝箱運輸量151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4%。長洲樞紐船閘在三、四線船閘投入運行后,全年完成貨物通過量9880噸,同比增長42.1%,珠江黃金水道實現“億噸水網”(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億噸干線”(西江航運干線)、“億噸港口”(虎門港)、“億噸船閘”(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四個億噸目標。在交通運輸部黨組的關心和支持下,第二條黃金水道的磅礴力量“初露真容”,接二連三的喜訊令人目不暇接。
新時代的春風與奔騰的珠江共舞,新變化的成就為美麗的流域增色。然而前路漫漫,挑戰(zhàn)與機遇亦相伴而行。
挑戰(zhàn),是來自于珠江水運長期面臨的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上下游水運發(fā)展不平衡、綜合運輸體系占比不平衡、航道建設和發(fā)展不平衡、高等級航道網覆蓋不充分、航運企業(yè)規(guī)模化發(fā)展不充分、港口資源整合不充分,一連串的問題成為了珠江這條巨龍騰飛的桎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珠江水運發(fā)展亟待破題,破局,破而后立!
通江達海終會成真,初心未泯才見可貴。珠江歷經多年耕耘,滄海桑田,改變的,是江河通暢、水網縱橫;不變的,是珠江水運人初心仍在,壯志依存。
奮進,是來自于全體珠江水運人對這一江春水無以復加的熱情。從建立珠江水運發(fā)展高層協調機制,到珠江航務管理局改革定調,服務轄區(qū)擴充到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福建6省區(qū)。再到構建“六大體系”,實現“兩步走”戰(zhàn)略,描繪出珠江水運宏偉藍圖。正是對珠江的熱愛,珠江水運人才能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披星戴月,不忘初心,在創(chuàng)造佳績的同時,向著通江達海的夢想一步一步邁進。
豐收的喜悅,前路的挑戰(zhàn),群體的奮進。珠江水運的“新年剪影”,呈現出別樣的色彩與活力,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首個新年里,他們高歌了一出夢與真實同步,人與珠江同行的水運交響曲。珠江水運人,以他們獨特的方式,繪就了一幅美麗山河的新春長卷。
立足當下,遠眺未來,通途與冰山同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如今的珠江水運,已經具備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的良好基礎。2018年,讓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共同開創(chuàng)珠江水運黃金水道建設的新征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