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華維文瀾小學 浙江紹興 312300)
寫話,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的高階素養(yǎng),是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課程標準建議小學第一學段的寫話教學“要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狈聦懀@種教學策略就給了低年級寫話一個支架,可以支撐他們通過開展語言實踐,獲得言語的生長。如何開發(fā)統(tǒng)編版教材中豐富的寫話資源,指導學生進行有效仿寫,筆者就此淺談以下幾點指導策略:
書面語言學習總是從感知、理解、運用詞語開始的。統(tǒng)編版教材中,對于重點詞在句子表達中作用簡單反復,又有一定規(guī)律的課文,可以讓孩子們通過抓重點詞模仿寫句子,獲得言語的生長。
一下冊識字單元《動物兒歌》中“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蓖ㄟ^反復朗讀,孩子們發(fā)現(xiàn)課文中寫到的動物都帶有“蟲”字旁,而且是小動物,我讓孩子們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經(jīng)常見到的小動物?孩子們想到還有“小魚”、“蜜蜂”“毛蟲”、“蛇”、“青蛙”并板書……接著,我們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寫這些小動物的句子都有什么共同點?孩子們逐步找到規(guī)律:講每一種動物時都是7個字3個詞語的,而且都是按照“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表達。然后在課文中劃出表示“哪里”的那些詞語:半空、花間土里、地上、池中、房前,積累下來。待到讀得朗朗上口以后,我讓孩子們想象板書上的這些小動物都會在哪里干什么?用3個詞語的句子說,孩子們順理成章地用剛才尋找的規(guī)律“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形式模仿創(chuàng)作了不少好句子,如:
黃鸝枝頭把歌唱,
魚兒水中捉迷藏,
大雁半空成群飛,
松鼠樹林玩追逐……
提取課文中已經(jīng)有的信息,模仿文中已有的范式重新組織語言,表達出來,而一定的范式正是學習表達的好途徑。對于教材中不同段落中重點句采用不同表達形式的課文,可以互為補充,在讀中學寫。
二下冊第8單元童詩《祖先的搖籃》一課中,第二、三兩段的都是以問句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但是表現(xiàn)形式卻是不一樣的。第二段中“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賽跑 看蘑菇打傘?”是用一個回憶猜想的詞“可曾”引出,而事件卻運用了“賽跑”“打傘”這樣擬人的表現(xiàn)手法。課堂教學中,先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這個問句兩個表達特點。然后讓孩子們找找第三段“那時候,孩子們也在這里逗小松鼠,采野薔薇嗎?也在這里捉紅蜻蜓,逮綠蟈蟈嗎?”中的四件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接著讓孩子們仿照第二段問句的樣式“可曾 ?”對第三段進行改寫,并提示表達的兩個要素。
低年級統(tǒng)編教材的選文凸顯了童話味,尤其是不少課文營造了幾個或相似或遞進式的言語情境,給了孩子們充分品讀玩賞語言的空間和時間,以及想象補白的支撐點。從這個支撐點出發(fā),結合已有的感知進行推斷想象,理解表達,繼續(xù)仿寫出相似情境。這種教學策略就是低年級孩子最喜愛的續(xù)編式仿寫了。
二下冊《蜘蛛開店》一課中蜘蛛決定開一家店,每次開店招牌上面都寫著:每位顧客只需付一元錢。先賣口罩,可是大嘴巴的河馬來了,蜘蛛用了一整天織完河馬的口罩;再賣圍巾,可是長脖子的長頸鹿來了,蜘蛛忙了一星期織完長頸鹿的圍巾;接著又賣襪子,可是四十二只腳的蜈蚣來了,嚇得蜘蛛匆忙跑回網(wǎng)上。蜘蛛每次決定賣的內(nèi)容前都有一個簡單又無奈的理由:“因為口罩織起來很簡單;因為圍巾織起來很簡單;因為襪子織起來很簡單?!眱?nèi)心的預估和現(xiàn)實的難題形成巨大的反差,讓人忍俊不禁。在學完了課文以后,我讓孩子們想一想:接下去,蜘蛛打算賣什么了呢?怎么想,招牌怎么掛?又會遇到誰呢?孩子們的創(chuàng)編幽默又奇特,把動物的特征都反向加注在蜘蛛身上。
統(tǒng)編教材中,把一些科普知識或者應用文的要素通過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形式來表現(xiàn),充分關注了兒童的閱讀體驗。在教學中,我們通過整合梳理,突出文本呈現(xiàn)的語文要素,再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情境,給孩子們模仿運用的機會,可以讓寫話這種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很好的提升。
學習了《雪孩子》一課,帶孩子們進行冰融化成水,再氣化的實驗,讓孩子們換個角度想象編寫:夏天到了,小白兔在冰庫了找到雪孩子一起出去玩……;學習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在校園的草地里找一棵高高的樹,早、中、晚觀察樹影子的不同,仿照課文“要是你再野外迷了路,可千萬別慌張,,?!庇涗浵聛?。學習了《動物王國開大會》一條一條讀出了狗熊四次播的通知,知道了通知的的四要素:事情、人員、時間、地點。給孩子們一個情境,馬上六一節(jié)要搞活動了,請你根據(jù)四個要素:六一游園活動、全體一年級小朋友、6月1日上午9點、一年級各班教室,仿照課文擬一則活動通知,擬得好的馬上粘貼到教室門口。如:6月1日上午9點,我們要舉行游園活動,請一年級的所有小朋友到各班教室參加。
低年級的孩子,對語言作品營造的意象,表達的主題,已經(jīng)能夠聯(lián)結自己的生活體驗產(chǎn)生反應。統(tǒng)編版教材中不少選文,通過兒童視角,展現(xiàn)截然相反的意象現(xiàn)場,使人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落差。我們可以這種從文本現(xiàn)場出發(fā),引領孩子們遷移到自己的生活體驗中,觸摸文本的主題立意,產(chǎn)生共鳴與表達的需要,進行立意仿寫。
二上冊課文《寒號鳥》中那只在寒夜里“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的寒號鳥,到了溫暖的白天就不聽喜鵲的再三勸告,最后凍死在寒風呼嘯的寒冬臘月里。究其原因,說說寒號鳥為什么會凍死?反復讀其中寒號鳥和喜鵲的三次對話,一樣的表達方式,寒號鳥與喜鵲截然相反的個性特征害死了自己:懶惰,拖延,得過且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執(zhí)教時可提問:“你什么時候也看見過像這只寒號鳥樣的自己或者同學呢?”孩子們仿佛看到自己在生活中,被媽媽批評拖拖拉拉的樣子,有的說:早上的時候,媽媽老是催快穿衣服快吃早飯,我還是拖拖拉拉結果上學遲到了;訂正作業(yè)的時候,老師總是催先做完作業(yè)再玩,后來我放學了我被留下訂正作業(yè);言語和情感的遷移瞬間就發(fā)生了。
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站在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的角度去開發(fā)和豐富寫話資源,改進教學策略。通過形式多樣的仿寫指導,降低寫話的難度,培養(yǎng)寫話的興趣、能力和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