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婷
(江西省南昌市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江西 南昌)
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背景下,逐漸地增強了我國與國際間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的交流,而對外交流的有力工具即為英語,因此,社會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從實際教學狀況來看,具有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初中生僅占據(jù)少數(shù),多數(shù)學生不能開口表達。導致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原因眾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即為學生存在語言焦慮,因而應采取適當?shù)姆椒ň徑鈱W生的語言焦慮,實現(xiàn)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語言教學過程具備互動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點,而師生之間有效傳遞信息后,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語言表達能力。初中生學習語言時,通過口語表達,能夠與教師良好地交流,并對語言內涵正確領悟??谡Z表達能力形成過程中,要求為連貫、清晰地進行語言表達,不過由于初中生學習期間承擔了過重的心理壓力,導致口誤、打結等現(xiàn)象頻繁地出現(xiàn)在口語表達中,影響了自身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初中生在學習口語表達時,多數(shù)學生存在羞怯心理,當被教師點名回答問題后,受到此種心理的影響,再加上緊張情緒,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變得不連貫,出現(xiàn)吞吞吐吐、錯誤應用詞匯和語法等現(xiàn)象。如果這些現(xiàn)象長時間存在,會使自卑心理形成,并嚴重降低初中生的口語表達意愿。
口語表達能力也是一種語言組織能力,具備一定的即興特點,要求學生語言反映能力要比較強。語言學習過程中,“可理解輸入”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學生只有對他人表達的信息充分了解,才能將自己的觀點準確地反映出來[1]?!翱衫斫廨斎搿辟|量較低情況下,“語言輸出”的質量自然也不會高。因語言焦慮的存在,初中生開展口語交流時,感情包袱強烈存在,導致交流不能輕松、靈活地進行。另外,語言組織能力也會在語言焦慮影響下明顯降低,盡管詞組短語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腦海中,但學生卻無法靈活運用,進而不能順暢表達。
理想的語言學習狀態(tài)下,學生自我認知及能力會不斷增強,但對于大部分語言學習者來說,對漢語以外的語言無法完全適應,應用時會否定自我能力,進而使學生評價自我學習能力的結果受到影響,降低初中生語言交流興趣。初中生學習英語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即為語言抑制性情緒,產(chǎn)生原因為學生較為敏感語言表達,甚至未充分認知語言表達,認為自身不具備口語表達能力,使抑制心理產(chǎn)生,最終影響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語言焦慮存在的情況下,挫敗感、緊張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初中生的學習過程中,為避免口語表達中尷尬現(xiàn)象的發(fā)生,學生會逃避、漠視口語表達,這十分不利于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因英語使用國家的文化背景等并不同于我國,導致語言表達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增加了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在學習過程中畏難情緒、焦慮情緒也自然會產(chǎn)生。再加上不完全可控的口語學習,進一步增強了初中生的焦慮感。對此,教師開展口語教學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理解,學生口語表達出現(xiàn)吞吐、錯誤現(xiàn)象時,不應直接批評,而是要在肯定其正確之處的基礎上,指出存在的錯誤,引導學生糾正,讓學生了解到犯錯是口語學習中的必然現(xiàn)象,只有敢于“犯錯”,才能真正學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2]。其次,正確評價學生的口語表達。初中生處于年齡的敏感期,十分重視他人的評價,語言學習也不例外,所以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口語表達,避免傷害學生的學習信心。最后,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疏導。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的視角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看法,有針對性地疏導,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逐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焦慮感及緊張感適度保留的情況下,有利于學習效果的增強,應將焦慮的正面作用講解給初中生,使初中生正確認識自身的焦慮情緒,避免過度擔憂。隨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逐步增強口語表達信心,促進語言焦慮的緩解。口語教學期間,教師應多創(chuàng)造表達機會,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shù),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不斷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意識及能力。
語言焦慮存在的情況下,非常不利于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教師及學生應共同努力,緩解初中生的語言焦慮程度,保證口語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