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市海南小學(226100)
陸海燕
激勵性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的問題。然而,現(xiàn)在很多教師并不注重激勵性評價的“度”,經(jīng)常在課堂上隨口夸獎學生,使評價的效果適得其反。下面我用一個教學片段來引入對激勵評價的反思。
在《狐假虎威》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先朗讀課文,感受文意,然后去評價文中的狐貍。
師:學完這篇課文,你們想對狐貍說點什么呢?
生1:狐貍,你可真狡猾!你憑著老虎的威風把別的動物嚇跑,自己卻沒有什么本事。
師:你說得真好,大家還有其他的看法嗎?
生2:狐貍,你居然騙了身為百獸之王的老虎,太聰明了!
生3:狐貍,你雖然沒有老虎厲害,但是卻比它聰明。像你這么聰明的人在社會上很容易取得勝利,所以你是我的學習榜樣。
對后兩個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給予了肯定:“你們說得真棒!就像一只聰明的小狐貍一樣。”于是,其他學生也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言,說要學習狐貍的聰明狡猾,教師也繼續(xù)對每個學生提出表揚。
從這節(jié)課可以看出,激勵性評價的濫用表面上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實際上,這種單調重復的評價會讓學生漸漸感到無趣,甚至走向對課文理解的偏差。
新課程要求評價應蘊含精髓,教師首先要對評價的內涵有個正確的理解,然后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從激勵性評價的三個基本著力點出發(fā),去推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全面發(fā)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和思考。針對這一條,有些教師就理解為要對學生的任何個性化解讀都采取肯定的態(tài)度。這就和前面的例子一樣,學生所產(chǎn)生的個性化理解是有問題的,但教師仍舊一味地表揚和激勵,使學生的理解越來越偏離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價值。
在采取激勵性評價時,我們不能只注重對學生的成功或進步的肯定,還要及時制止學生的錯誤理解。在前面的例子里,當教師聽到學生說要向狐貍學習的時候,就要及時地采取引導性評價:“同學們,狐貍欺騙了老虎,這樣做是對的嗎?如果不對,那我們應該向它學習嗎?”這樣的評價,就可以有效地把學生拉回正軌。
如果我們的激勵性評價總是重復的,就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麻木;如果我們的激勵性評價只有激情卻缺乏內涵,學生產(chǎn)生的激動也只會是曇花一現(xiàn),不能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結合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采取客觀的激勵評價,讓學生通過正確的引導學到知識,提升智慧。
例如,我在教學《雪兒》時,抽點了幾個學生進行朗讀,其中一個學生因為沒有領悟到作者的感情,不能有感情地讀好這篇課文。對此,我評價道:“你把課文朗讀得非常流利,不過我聽了你的朗讀,覺得你似乎沒有深刻理解‘藍天信使’的意義。你再仔細想想,雪兒這只信鴿到底是怎樣的?”通過我的引導,該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意和作者的情感,他的第二次朗讀,不僅流利,還清晰地表達出了課文的感情。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我仍通過這種客觀的激勵性評價來引導學生,很輕松地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促成了他們和課文之間的情感對話。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教師往往是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即時的激勵性評價,這種方式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但由于過早地給予學生激勵,使他們失去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在采取激勵性評價時,也要注意適當?shù)匮舆t,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多角度的思考。
例如,我在對《美麗的丹頂鶴》進行教學時,問道:“同學們,你們認為丹頂鶴漂亮嗎?哪些地方漂亮呢?”一個學生答道:“它有潔白的羽毛,飛翔在空中格外美麗?!蔽以u價道:“對?。∧阈睦锏牡ろ旡Q飛翔在天空中,潔白的羽毛特別吸引人。那我們再聽聽其他同學對丹頂鶴的看法?!睂W生們都躍躍欲試,有的認為丹頂鶴有長長的腿,它走路的時候就像在走模特步;有的認為丹頂鶴潔白的羽毛中還夾雜著些許黑色,就像國畫中的水墨畫一般……
在這個例子里,我在對第一個學生進行評價時,沒有做出終結性評價,相反是進行了延時評價,從而使其他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了和別人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總之,語文教師一定要對激勵性評價的本質內涵有個準確認識,并在教學中運用導向性、客觀性和延時性的方法來進行激勵性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激勵性評價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地發(fā)揮,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全方位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