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府區(qū)濱河實驗學校 山東聊城 252000)
信息技術課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信息技術課作為新興的一門課程,與數(shù)學、語文這種傳統(tǒng)課程有著顯著的不同,信息技術課更加注重學生對實踐的操作能力的掌控。
信息技術課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信息技術課沒有過于僵化的理論知識,每一位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后都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喜好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揮,也可以自行制造flash動畫等,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性。
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概念和理論的知識相對較多,對于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來說,諸多理論大多較為晦澀,但是教師大多按照課程大綱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理論的灌輸,輕視學生的自我操作研究,導致學生對微機課程感到單調(diào)乏味,同時,向小學生灌輸大量的微機理論知識沒有實際意義,現(xiàn)階段小學生大多較早接觸過計算機,很多理論懂得操作但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類似word等軟件大部分學生都能流暢的使用,教師只需要輕輕點撥,學生即能懂得其中的理論知識,但是如果大量的灌輸理論知識,往往使學生對微機的學習充滿抗拒感,最終產(chǎn)生相反的作用。
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不是學生們的主要科目,但是微機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老師和學生對微機課課程的重要性認知不夠,信息技術教師沒有一完整有效的教學方式,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過程中,主張學生自學微機課程,例如在學習excle表格的過程中,教師主張學生根據(jù)書本上的操作步驟進行表格的制作,但是由于制作過程較為枯燥,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往往無法堅持,很難全身心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習中,有些學生由此產(chǎn)生了偷玩的想法,另外,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表示出了滿不在乎的感覺,認為信息技術課的目的是放松,信息技術課的課程設置是多余的,有些學生把信息技術科當做為其他課程的自習課,學生沒法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教師沒有一套吸引學生的針對性教學方式,導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難題一直存在。
信息教學的過程之中,常會出現(xiàn)枯燥無味的現(xiàn)象,很多教學模式相對較為單一,學生往往在課程和考試之前進行突擊性學習,記憶一些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對于老師的上課,往往很少參與,很難體會到信息技術本身的樂趣,另外,信息技術課程的開放性相對較強,“你背我考”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顯然違背了信息技術課應有的特點,沒有體現(xiàn)信息技術課的開放性,鑒于文化課程較為單調(diào)乏味,信息技術課程本應該發(fā)揮自身靈活的優(yōu)勢,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學習的根本在于組建小組,但是,男生和女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和計算機的認識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不同,男生多玩游戲,對于計算機的熟練度相對較高,女生相對來說喜歡上網(wǎng)等,對于技術知識的認知相對較少,分組之前教師同樣需要對學生的技術操作水平進行群阿米娜研究,并加強小組的合作水平,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1)預習階段的合作學習
信息技術的學習之中通常會涉及到很多的軟件和知識等,但是與之同時,預習工作需要加緊,如果沒有良好的預習,很難在工作中做好,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預習,首先,教師工作者可以安排預習的具體任務,并收集相關的資料等,對下次的課程進行良好的了解,組內(nèi)的成員需要在組長的帶領之下,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等進行預習工作,記錄工作者可以對可能提問的問題進行有效統(tǒng)計,在打印完成之后,進行組內(nèi)研究[1]。
下次課程開始之后,教師需要對預習的具體成果進行分析,可以提問相關的問題,對每組的成員進行抽查,綜合提問課前的相關資料,進行知識預習等,在體溫完成之后,教師同樣需要對各個小組答題效果進行評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獎懲處理,對于成績較差的小組需要激勵,成績較好的小組給予獎勵[2]。
以組為單位,督促學生進行課下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們在小組之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學習質量,適合當前的推廣。
(2)課堂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進行首先需要合理的分工,分工不明,學生的學習無法做好,在課堂合作之前,教師需要根據(jù)合作學習的積極互動原則,針對學生的特點,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具體的分工,使所有學生平等的參與小組合作,細化信息技術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的科技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推薦一些娛樂性的軟件,例如設計軟件,畫圖軟件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與之同時,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分組之后給予不同組任務[3],根據(jù)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適當修改一下教學任務,真正提高教學的效率。
(3)小組評價
小組評價是合作學習的根本,只有通過評價,才能促進組內(nèi)合作的成功,教師需要對組內(nèi)的預習準備階段和課堂學習表現(xiàn),成果水平等進行綜合的評份,通過合理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課有其教學特點,當前階段,缺乏恰當?shù)慕虒W方法與教學體系。我們可以引進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課上,課堂,課下,拓展合作一體化學習,更好的提高信息教學課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