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英
寫作不僅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當中,教師通過發(fā)掘課文中的寫作資源進行教學,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課文當中尋找寫作技巧,提升寫作水平。
一、積累課本中的好言好句
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寫作的基礎,語言能力的把握決定了作品的品質好壞。由于初中學生讀書較少的原因,常常會出現胸無點墨,寫作時無從下筆,找不到合適的詞匯應用在語句當中的情況。這也直觀的說明了日常積累對于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而初中的語文課本當中,選文具有一定文學價值,都可供學生參考學習,促進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文章《夏》中,作者從所看、所聽、所知等多個角度細致描寫了夏天景象,將現實生活中的夏天描繪的淋漓盡致。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課文,對應來寫一篇其他季節(jié)的文章。由于有了對照的例文,學生心中往往有了思路,知道該如何下筆,從何角度下筆。長此以往,通過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相信學生對于語言的應用能夠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學習課本中的寫作結構
一個文學作品的寫作結構對作品的品質同樣重要。如何讓學生對寫作結構有著更深層的了解,巧妙運用寫作結構成為了許多語文教師心中的一道難題。而目前的情況則是大量學生對文章的把握不夠嫻熟,整體看來非常的混亂,常常東寫一點,西戳一筆,導致文章整體沒有結構性,看不出文章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對課文的學習來達到增強學生對寫作結構理解的目的。教師可以舉出一些較為經典文章作為學生的參照物。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當中,就將收尾相呼應的寫作手法貫徹的淋漓盡致。這樣不僅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且在結尾的再次點題更是加深了讀者對文章的印象,更有利于讀者去體會作者的感受和想表達的東西。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一些優(yōu)質的作品中學習寫作技巧,從而提升自身對寫作結構的理解,這會幫助學生在寫作時有著更加清楚的思路和目的,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的提升不僅可以讓文章看起來更加豐富,而且能夠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大部分學生沒有在寫作當中運用足夠的寫作技巧在作品里。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的積累不夠以及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不夠熟練而造成的。因此,加強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對寫作能力的提升同樣重要。教師可以列舉經典的文章供學生作為參考,讓學生從中吸收學習作者是如何巧妙運用寫作技巧的。
例如:在《最后一課》當中,作者曾多次描寫主人公的心理變化,以此來表達文章的整體意義。再例如在《窗》這篇小小說當中,盡管窗外的景色都是虛構的,但卻展示出了一副精彩的畫卷,喚起了病人對于生活的熱情。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參考的例文供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提升會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
四、加強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學習
如何來評判一部作品的好壞?相信作品當中的情感表達會占據大部分的得分。文學作品的情感是否真實,觸動讀者心扉,引起共鳴都是作品好壞的主要評判標準。目前,大部分學生的作文作品都沒有真實的情感,即便有,也難以達到引起讀者共鳴的水平。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應當加強學生對于課文中心思想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如何巧妙的運用文字來表達感情。這不僅能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也能讓學生更好的感受生活當中情感。
例如在《我的老師》這篇文章當中,雖然表面上是一篇描述老師這個角色的文章,但實際上卻有作者更深層的情感表達在文章當中體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作者得了良苦用心,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寫出充滿情感的文章,還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
五、將課本的寫作資源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寫作誕生于生活。若學生想要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就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生活中去。學生可以根據課本的思路,對應生活的實際情況與文章相融合。
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這一課中,學生也可以想想自己從小到大讀過的每一所學校,以及在學校生活的日子,將所感、所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于確實是學生親生經歷,文章往往富含有一定的情感在內,同那些編造的情感文章有著很大的差別。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把課文同自己所經歷過的事物聯系在一起,講述給學生聽,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把課文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畢竟課文無論是在文章質量方面,還是在結構、在情感表達方面往往比普通的文章更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而且有著許多的優(yōu)點可供學生參考。教師要將課文中的閃光點發(fā)掘出來,指引學生學習并消化吸收,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