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縣教育體育局基礎教研室 河南鹿邑 477200)
在基礎教育研究領域,對小學語文課堂上追問的關注可謂由來已久,經久不衰。但在平常的聽課中,我們仍然經??梢月犚婎愃七@樣的追問:
師: 同學們,通過第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葉圣陶老先生總共修改了160多處了,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
生1: 修改很認真。
師: 還有呢?
生 2: 修改很仔細。
師: 誰再來說一說?
生 3: 修改很細致。
師: 還有誰有別的看法?
生 4……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課堂實錄片斷)
像案例中這樣的追問,雖然次數多、范圍廣,課堂上也顯得很熱鬧。但在這樣表述不明、形式單一、語言空泛的連續(xù)追問下,只會讓學生盲人摸象般地找尋老師所喜歡的答案,直至厭煩。沒有啟發(fā)性的追問,既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又與訓練思維的目的背道而馳。
追問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要善于以文本內容為依據,選好追問的切入點,正確使用追問的策略。
小學生身心特點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對語文知識的解讀出現(xiàn)錯誤,這正是教師進行追問,引導學生呈現(xiàn)錯誤思維,從而有效糾正思維偏差的良好時機。
案例:《修辭手法中的“比喻”的學習》教學片段
教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簡單學習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中的明喻,你們對這種修辭手法有沒有什么理解呢?
學生1:有,有,有,我知道“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如說我們美麗的校園像一個大花園,這個句子載是個比喻句。
教師:很好,這個同學的回答非常的棒。那么其他同學有沒有自己對“比喻”的看法呢?
學生2太陽像一個圓盤,彎彎的月亮像一把鐮刀,這些都是比喻句。
學生3:我知道了,句子中有“像”字的都是比喻句,沒有“像”字的就不是比喻句。
教師:同學們,是這樣的嗎?句子中有“像”字的就是比喻句,沒有這個字的就不是比喻句?
學生4:我覺得是這樣的,有好多這樣的句子。
教師:好,那么同學們既然這么認為,我現(xiàn)在給同學們出兩個句子,請同學們來看看這些句子的特點,一個是“小明長得像爸爸”,一個是“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同學們是不是覺得第一個句子是比喻句,第一個句子不是比喻句呢?
學生5:有點不對,“小明長得像爸爸”不是比喻句,不能把小明比喻為爸爸。
學生6:對啊!第二個句子好像是比喻句,它把“小興安嶺”比作“寶庫”。那種說法不對,沒有“像”字的不一定就不是比喻句了,有“像”字的也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教師:同學們同意這位同學的新說法嗎?
學生:同意,是對的,“像,,字并不能作為評判比喻句的標準。
從上面的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由于受到多數句子的影響而對比喻句有了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句子中有“像”字的就是比喻句,沒有“像”字的就不是比喻句。面對這種認知性的錯誤,教師把握住追問的時機,通過一步步的追問,使學生自己最終意識到之前的認知和理解是錯誤的,及時糾正了學生思維的偏差。并且這種追問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的興趣。
抓住文本的重難點處及時追問,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解決文本中的難點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內涵。例如《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篇課文時,教師預設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同時讓學生感受文本中對宋慶齡堅韌不拔、頑強不屈、浩然正氣高貴品質的贊美,這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提問:“同學們,大家想一想人們?yōu)槭裁聪矚g在宋慶齡的故居前面和這兩棵香樟樹拍照留念呢?”這時,有同學回答:“因為香樟樹很美麗啊。我們出去旅游看見好看的景色都會合影,這有什么奇怪的?”別的學生也認同這種看法。但是這樣的看法表明學生對文本內容理解不夠深入,這時教師追問:“那么,你們想一想難道香樟樹和宋慶齡之間沒有相似之處嗎?”這個問題讓學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學們意識到香樟樹四季常青,而且長得還很茂盛,這和宋慶齡的工作精神是相似的,這就是借物喻人的手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是文本內的內容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這也就是說教師要注重對文本的拓展延伸,這樣既可以豐富文本的內容,同時還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深度解讀文本,這就是恰當追問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時,教師除了讓學生體會到劉備誠心誠意 邀請 諸 葛亮出山,幫助他統(tǒng)一大業(yè) 的故事之外,還將文本內容進一步延伸拓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我們都知道,《三顧茅廬》這篇課文選自我國著名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于是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追問:“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國演義》中其中一個小故事,其實,在這部名著中,還有很多故事,你還知道什么故事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講述了“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等故事,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總之,有效追問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追問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與文本智慧碰撞,點燃思維的火花。抓住恰當的時機進行有效追問,能夠讓學生深入文本,潛心會文,品味感受,讓學生的閱讀走向深刻,構建高效課堂,收獲精彩的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