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訓櫧
(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甲中心小學,福建 寧德)
我們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將培養(yǎng)學生反思能力的過程緊密地與教學過程相結合,從培養(yǎng)學生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驗算的習慣入手,進而在應用題解答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反思意識,最終培養(yǎng)學生通過反思、利用現(xiàn)有知識總結出新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生具備了反思能力之后,對解題過程更加認真,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識更為全面,進行帶動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提升。以下就根據(jù)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小學生的心理較為浮躁,在計算題解答的過程中往往由于馬虎而導致計算錯誤。我們通過培養(yǎng)學生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驗算的習慣,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計算題解答的準確性,為學生發(fā)展反思能力奠定了基礎。我們鼓勵學生,對同一道計算題利用不同的運算方法進行驗算,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解答一道題目的過程中,收獲雙倍的鍛煉,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解題。
如例題:“(27+49)伊3+(15+16)伊4=(?)”
學生首先計算出:(27+49)伊3+(15+16)伊4=76伊3+31伊4=228+124=352。之后利用反思的方式進行對計算題的驗算:(27+49)伊3+(15+16)伊4=81+147+60+64=352。學生利用了不同的驗算方法驗證自己的計算過程,養(yǎng)成了在計算中時刻進行反思的好習慣。
在應用題解答過程中,我們應要求學生在解題完成之后,反思這道應用題都涉及哪些知識,總結這些知識的要點,進而使學生更加明確應用題的解答思路,使學生養(yǎng)成反思意識。具體來說,我們要讓學生在反思過程中明確應用題中數(shù)與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應用題題目總結出題目條件對具體知識點的考查方向,進而使學生明確應用題的解答思路。
如例題:“某商場以2000元每臺的價格購置了一批手機,加價20%進行銷售,半年之后再在現(xiàn)價的基礎上減價40%進行促銷,求該手機的促銷價比進價低多少呢?”
學生們在解答這道題的過程中,首先根據(jù)該手機的進價為2000的條件,列出算式:2000-2000(1+20%)(1-40%)。之后解答算式:2000-2000伊120%伊60%=2000-72%伊2000=28%伊2000=560。在學生們的反思過程中,我首先要求學生思考這道應用題主要考查哪些數(shù)學知識?學生們總結這道題主要考查利用百分數(shù)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之后我讓學生總結這道題中數(shù)量關系的變化,學生們總結求該手機的促銷價比進價低多少可以用進價減去促銷價計算,2000為進價,2000伊120%伊60%為在加價之后再減價的促銷價,分別表明數(shù)量關系進行運算即可求出答案。
通過反思利用現(xiàn)有知識總結出新知識的能力,在小學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應用范圍很廣,小學數(shù)學的知識內容都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性,我們在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啟發(fā),使學生溫故而知新,從而體驗新知識的收獲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例如,我們在“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根據(jù)對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與反思,嘗試總結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我注意啟發(fā)學生,利用轉化的方法進行推導。學生在轉化過程中,利用畫圖剪裁的方法,將平行四邊形分為兩個直角梯形,之后拼接轉化為長方形。根據(jù)新的長方形的長為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為平行四邊形的高的條件,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伊高。之后學生有利用類似方法,在反思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推導出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有效地收獲了新知識。
總而言之,反思是一種可貴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習慣,在學生進行小學數(shù)學學習之時,培養(yǎng)他們的反思能力,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認識數(shù)學知識。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通過反思可以驗算計算的準確性,通過反思可以明確應用題解答思路,能夠利用現(xiàn)有知識推導出新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我們在教學中要密切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反思能力,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以及今后的長遠發(fā)展提供真實可用的關鍵能力,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