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云
(泉州市豐澤區(qū)海濱實驗小學,福建 泉州)
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的不斷深入,英語在我國國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為了提高我國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打好英語基礎,國家加大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投入力度。如何利用合作學習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成為廣大小學英語教職工關注的話題。
眾所周知,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語言、一種文化。學好英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地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然而,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仍然受應試教學影響,教師仍然是課堂上的主角,課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教師來進行教材講解,學生只知道一味地被動聽課,實際上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的了解與學習。
目前,我國不同的地區(qū)之間英語教師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的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以縣級城市為例,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英語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會有口音,有的英語教師的英語發(fā)音甚至不標準,讀英語課文的時候容易給學生帶來錯誤的示范。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水平。如果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強,那么很難將合作學習的作用有效發(fā)揮。
由于一部分教師過于強調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過分迎合考卷內容,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講解語法與單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由于過分重視語法,忽略了英語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導致學生學習的英語變成了“中式英語”,久而久之,學校的英語教育便喪失了學習英語原有的意義[1]。
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中的有效運用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對而言比較單一,教師的授課方式都有固定的模式。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的重點都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分數(shù)上,這與合作學習存在一定的沖突。因此,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策略,將分組教學法引入中學英語課堂上。所謂的分組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上課之前將全班學生平均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紀律。分組完成之后,教師需要說清規(guī)則:從學生分組開始直到小組解散,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配合、團結合作。而教師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也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要想讓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得以有效運用,英語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優(yōu)化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突出英語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加深學生對英語課文的理解,從而盡快讓學生融入課堂環(huán)境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離不開學生的參與,教師在運用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時候也需要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在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的基礎上,才能夠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下一步教學,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效的交流是營造良好環(huán)境的基礎,而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在課堂上有了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有利于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增強自身的存在感[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教學逐漸被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運用PPT輔助教學。不過目前我國多媒體教學仍舊處在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將原來板書的內容制作成PPT的形式,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給學生。雖然節(jié)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但是并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最大的作用。要想突破教學模式的單一化,教師必須利用好多媒體。此外,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將多媒體與分組教學相結合,在小組學習的形式基礎上,播放與本堂課相關的視頻對話,視頻對話中要含有相應的語法知識與實用性的口語。在播放完視頻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的知識點的講解。如有多余的課上時間,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播放課外的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習英語不再變得枯燥[3]。
總而言之。充分運用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