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宏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多祝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三年級作文的入門教學沒有捷徑,只有做好這個“系統(tǒng)工程”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習作教學不只是課堂上40分鐘的事。學生首先得積累語言詞匯作為構(gòu)建文章的基本材料;獲得感知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積累寫作素材;獲得寫作經(jīng)驗,繼而寫作從學習運用走向靈感迸發(fā),得以創(chuàng)新。
平時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的讀與講,課堂下也要廣泛地閱讀適當?shù)卣?。課本中的各項學習目標要全面展開,切不可一味地做題目,背題目。有些老師還會忽略掉“口語交際”,不注重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發(fā)表觀點,這些其實都是對學生寫作語言的訓(xùn)練。
家長要多指導(dǎo)孩子閱讀,多帶孩子去外面游玩,并把游歷寫成日記。除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以外,我們要知道親身體會,以我手寫我心才是作文最基本的出發(fā)點,也是寫作興趣的源泉。
教學中要注重精講課文中精彩的段落,教會學生賞析,例如《翠鳥》一文中:“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這兩句話體現(xiàn)了翠鳥動作迅捷,捕魚本領(lǐng)高強,寫得非常傳神,其意境值得細細體味:除了抓動詞、比喻的修辭手法之外,我與學生講起李白的《俠客行》中的幾句:“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庇峙c學生講起《三國演義》中關(guān)羽“酒尚溫時斬華雄”的故事。把其中的意境一比,學生不但聽得有興趣,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
課堂上還有許多練筆的機會:學習《荷花》,賞識完“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我就請學生拿起筆學著課文寫一段“想象自己成了……”的話。學《燕子》后仿照課文描寫一種小動物外形。學了《趙州橋》我請學生以導(dǎo)游的身份寫一段對家鄉(xiāng)一處景點的介紹……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語言能力。鼓勵學生多表達,多描述就是為習作寫“草稿”,而段的積累就是篇的模塊。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習作,從段到篇的轉(zhuǎn)變不僅僅是字數(shù)的增加,更關(guān)系到整體的布局。對于此階段的學生而言困難確實是普遍存在的,老師不要一開始就以高標準的作文要求來要求學生。學生只要能“圍繞一個話題(中心),講清楚一件事情”就是不錯的開始了。這時候?qū)τ趯W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千萬不要急于批評,一方面這是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是寫作非常寶貴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如果此時老師去批評他構(gòu)思太簡單,語言太過直白會使學生受打擊,走“借鑒”作文選的路。況且你說的“構(gòu)思巧妙”“意味深長”,學生未必領(lǐng)會。我們要做的是別讓學生的敘述偏離了“要講的那個話題”。學生在學習作文之初是非常需要得到肯定的,在寫貓時,一位同學寫道:“貓就像是體形縮小了的老虎,但它卻有一樣老虎沒有的本領(lǐng),那就是貓的爪子能自由伸縮。”老師贊揚到:“這句話寫得形象,觀察到位,抓住了貓的特點?!钡玫嚼蠋煴頁P后,這位同學寫作時總會全心投入思考,給自己一個“寫出一篇好文章”的要求,也愿意反復(fù)修改。我想,我們的學生都是一樣的。其實在“哪怕不是很成功的一篇文章中尋找一個閃光點”的做法就是一種一步一個臺階教會學生學寫作文教學:具體的告訴學生作文這樣寫就對了;一點一點積累“對的”寫作能力就會發(fā)生質(zhì)變;學生特別愿意重復(fù)被老師肯定的事。
基于此,我認為老師要善于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抓句抓詞,有針對性、具體地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
評講作文的目的就是要分析、檢驗學生的習作是否體現(xiàn)了課堂提出的寫作思路與要求。要讓學生能參與到作文評講中來,同時評講要有序,一層一層地剝。
一次,我評講××同學的《我的同學》:我先拿出她第一遍寫的稿紙來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細數(shù)了她的同學雯×學習勤奮、成績優(yōu)秀,樂于助人,有愛心,勞動積極,多才多藝的優(yōu)點。第二自然段講了一件雯×學習認真要強的事。第三自然段講了雯×救助受傷的小鳥的事。第四自然段講了雯×在家?guī)蛬寢屪黾覄?wù)。結(jié)尾一段夸獎了雯×有愛心。讀完后我問學生寫得好不好?同學們響亮地說“好!”我又問好在哪里?學生提了:“能結(jié)合事例來寫?!薄皩懥诵■┩瑢W許多優(yōu)點,內(nèi)容詳細?!钡扔^點。此時,我提出:“請同學們再回想,在本次習作教學中我們討論了哪些寫作要點?”總結(jié)出××同學習作的問題:人物優(yōu)點多但沒有哪一個突出。記事多但沒有一件事寫得具體。然后,我拿出××同學的第二篇稿,道:“老師給××同學提了個建議:就拿雯×同學有愛心的優(yōu)點來寫,把她救助小鳥的事講具體,大家來聽一聽?!弊x完,我又請學生來評一評:其中他們評到的優(yōu)點有“中心明確”“把救助小鳥這件事寫具體了”,我抓住問:“怎么把救助小鳥的事寫具體了?”同學們概括了:①給小鳥包扎傷口;②一直照顧小鳥至傷愈合。我又追問:“這樣就寫詳細了嗎?能不能更條理地說呢?我又拿出這篇作文的第三篇稿,邊板書邊說:“老師提議××同學在寫救助小鳥過程時具體寫三個方面:①包扎傷口;②為它建造“房子”;③每天提供食物……”閱讀分析完,我適當?shù)貙ξ恼碌恼Z句做雕琢。此次評講的內(nèi)容很多,但歸納卻很簡單,就是“圍繞一個中心,講清楚一件事”!
作文的評講是與習作的教學相呼應(yīng)的,讓學生參與進來才能讓學生有機會深入理解作文教學的內(nèi)容。
總之,學生沒能邁過小學習作入門的門坎,寫起作文來就會覺得無從下筆;老師沒有掌握小學習作入門教學方法就會覺得習作教學無從入手。擔任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的老師責任重大:我們能否帶領(lǐng)著學生順利地邁進寫作的門坎將影響他們在語文這門學科的道路上能否越走越寬,甚至一生中對語文運用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