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連
(安徽省利辛縣實驗小學,安徽 利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钡窃诂F實的寫作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這樣的現象:面對一幅看圖寫話示意圖,或者一個語句片段,學生茫然不知所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發(fā)現學生很多情況下面對一幅要寫的圖畫時,不能有效地抓住圖畫上面的寫作提示語,比如:圖片上有誰?在哪里?在做什么?結果如何?有的學生會用一句話把圖畫的內容大致說出來,卻僅僅是圖片表面呈現出來的淺顯內容,圖片的內部信息和圖片意圖卻很難被發(fā)現。
學生觀察能力的薄弱體現在課內訓練是看不懂圖片意思。單一圖片的看圖寫話稍微簡單一點,而對于多幅圖片組成的連環(huán)圖片,很少有學生能夠看清楚圖片之間的微妙聯系,大部分學生只能看到概括的意思,還有的學生在多次課內訓練之后依然不知道從哪里觀察,不會找自己的觀察順序。
看圖寫話是一種條理性很強的寫作訓練方式,雖然圖片會有不同,可是,每一幅圖片都有它自己獨有的條理,多幅圖片構成的看圖寫話條理性更強。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二年級的學生總是很少能夠準確抓住圖片的條理,把它有順序地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看圖寫話時,很多孩子在經過多次訓練之后,可以用自己的話把圖畫內容表達來,但是,他們的表達僅僅停留在圖片內容的復制上,每個能寫出來的學生寫的內容都一樣,缺少必要的想象。沒有想象的看圖寫話是蒼白的寫話,更是沒有力度的寫話,寫話要超出平庸,必須有主觀能動的想象參與其中。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在看圖寫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有效利用插圖教學?!百N近生活”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內容。一二年級的教材編寫充分尊重了這一原則,每一課都有精美的插圖。葉圣陶對于圖畫,曾經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币虼耍處熢诮虒W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學插圖,不能把插圖當做是教材文字的說明,也不能把它當成文字的補充,而是要利用它來訓練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時,每一個漢語拼音字母都配有一個圖片,圖片不僅可以提示字母的讀音,而且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發(fā)揮想象力,說出不同的意象,加深理解。
2.合理選材,激發(fā)興趣。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材料的選取要貼近低段學生的心理接受范圍,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一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看圖寫話選材時必須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畫面,易于學生接受,才能打開他們的話匣子,并且對生活有知道意義。材料取自生活,還要反饋于生活。
語文教學是獨立的,但是不能孤立于其他學科教育之中,語文教學要加強課內外的聯系,學科間的溝通,建立大文教育體系,拓展看圖寫話的材料來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磮D寫話要想博得學生的青睞必須形式多樣,只有避開單一做到多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保持寫話的熱情。
1.看圖說話。一年級的時候,我在課堂上經常采用這種方法。出示看圖材料,引導學生觀察,提示觀察方法,接著讓學生盡情說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勵說出來,而不對所說提出太多規(guī)矩,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們都產生了較濃厚的看圖說話興趣。
2.我描述,你來貼。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我采用了“我描述,你來貼”的課堂形式。把一段話打亂原有的順序,在原有句群里重新組合,并且畫上簡筆畫。找學生合作,我讀句子,學生思考并且把打亂的句群按順序重新組合。這主要用于提高興趣,發(fā)展學生看圖的興趣,進而也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3.學習課文,仿寫圖片。學習了課內具有連環(huán)圖片的課文,先讀書,后看圖,說說圖片的優(yōu)點,再讀課文找到圖片與課文的聯系,然后出示連環(huán)的圖片練習,仿寫課文。
看圖寫話的圖是有規(guī)律的,教學時要根據圖片的不同,適時教給學生觀察圖片的順序方法,引導思維提高效率。
“人人心中有,下筆時時無。”這是人們的常見寫作狀態(tài),小學生也不例外,改變這種狀態(tài),閱讀是唯一的途徑。課內閱讀首先要保證閱讀量,一學期三十篇左右,遠遠達不到閱讀的量的要求,因此必須拓展課外閱讀。長時間的閱讀既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又可以提高其語感,為寫話提供語言支撐。
總之,看圖寫話教學是一個常教常新的話題,我們面對出現的新問題要敢于挑戰(zhàn)善于觀察,勤于思考,通過不斷摸索,積累經驗,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條既能符合實際學情而又富有實效的看圖寫話教學之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