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楊
(廣東省惠州市小金口中心小學,廣東 惠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shè),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賦予時代特征,予以新的概括,提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事實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興國安邦之靈魂,是教書育人之思想主流。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德育中,我做了以下的探討。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lǐng)悟它?!薄耙獜耐尥拮テ?,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睘榇?,為了把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日常教育生活中,讓它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是十分必要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我處處營造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班級文化氛圍。如,在班級懸掛班風、班訓牌匾,讓墻壁默默地傳遞一種育人信息,做到“潤物細無聲”。充分利用周會、板報、宣傳欄等文化陣地,加大力度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一種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做到人人熟記成誦,并以之為道德準繩,進一步深化德育。
為了有效推進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加強立德樹人,我注重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領(lǐng)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是德育的重要載體,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在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
愛國是每個時期的教育主題,經(jīng)久不衰。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我經(jīng)常性地在班上開展“五個一”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閱讀一本愛國主義的書籍,如《紅巖》等;學唱一首愛國歌曲,如《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等;觀看一部愛國影片;講一個愛國故事;寫一篇表達愛國之情的文章。
開學之初,上好“開學第一課”,以“扣好人生第一枚扣子”為主題班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且,保證每月有一專題,與時俱進,如國慶節(jié),開展“我愛祖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讓學生在激情澎湃的演講中,增加對祖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濃濃的愛國之情。結(jié)合學校的閱讀節(jié),召開“讓閱讀為夢想騰飛”的主題班會,樹立學生遠大的志向,做一個有夢想、有遠方的讀書人。
在本班,我還注重開展各種競賽,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nèi)容的書法比賽、朗誦比賽、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在競賽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并得以錘煉、升華。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了解、掌握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還遠遠不夠,還要注重發(fā)揮社會的養(yǎng)成教育。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體系,開發(fā)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組織學生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生產(chǎn)勞動,如在家自行穿衣、吃飯、掃地、洗碗等;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愛心公益活動,如組織“紅領(lǐng)巾獻愛心”,紅領(lǐng)巾到敬老院參加義務勞動等;或開展學習道德模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幫人推車、扶老弱病殘過馬路、拾金不昧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除了自身因素影響之外,還與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密不可分。如果培育核心價值觀只靠學校,只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在孩子的成長中,有時,家庭、社會的負面、消極因素可能會沖擊、扭轉(zhuǎn)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恰如一棵根正苗紅的小樹,可能會受到臺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折腰?;蛟S,老師臺上四十分鐘的苦口婆心教育,抵不上家長輕而易舉的一句話,又或者抵不上社會的一分鐘。古人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后天環(huán)境、人為影響的重要性。為此,迫切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行動起來,建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教育網(wǎng),還孩子一個清明的成長環(huán)境。首先,要以學校為教育主陣地,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教育作用,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首要任務,將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并且,主動配合社會各部門,加強對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如加大力度整治網(wǎng)吧、游戲機室等,還給孩子一個綠色生存空間。同時,密切聯(lián)系家長,通過家訪、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或者利用現(xiàn)今較為普遍的校訊通,讓家長真正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不要讓家長覺得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后就與自己無關(guān)了,要使家長樹立一個“子不教,父之過”的教育責任觀,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使學校、家庭、社會在教育觀念上達成共識,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yǎng)他們健康積極的人生觀。
在小學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德育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方針,由始至終,把它融入德育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他們培養(yǎng)成積極樂觀、適應新時期發(fā)展的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