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華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福建 福州)
我們必須要摒棄一些陳規(guī),在一些固有的慣例中尋找一些新鮮的元素,追求語文課堂的新鮮感、創(chuàng)新性和多元化教學,讓學生對語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再死板地學習我們自己的母語,這就需要提高每一個人的語感,運用一些語用型教學策略。
教師在教學語文的同時,應(yīng)該注重為學生營造一種語言運用的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臺下聽,整個是一個非常安靜的氛圍,而老師們則不應(yīng)該反對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fā)言,而應(yīng)該支持他們,帶動所有同學的表達情緒,讓他們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使得整個課堂都有一個激烈討論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營造一種語言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要注重課本中的一些語言應(yīng)用,課本中的人物對話,有的時候并不會對這篇課文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依然有學習的價值,這便是語用課堂的其中一條途徑,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語言理解課文中人物的情緒和思想,更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
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上臺閱讀課文中的人物對話,讓學生帶著人物的情緒,將班級學生帶到課文的整個情境當中。同時可以讓學生互相對話,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因為針對的是低年級,可以讓一些沉默寡言的學生變得更加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加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蛘呓處熆梢赃\用一些課件,或者多媒體視頻和音樂等手法,讓學生在一個愉悅生動的環(huán)境下進行一些口語上的練習,幫助學生學會表達而不是一味地聽課。在課堂上教師更要鼓勵學生發(fā)言,而不僅僅是幾個學生在積極跟著老師思考,老師應(yīng)該強調(diào)全班一起積極發(fā)言的重要性,帶動學生上課發(fā)言的積極性。
老師應(yīng)該通過語用型課堂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口語能力,另一個則是寫作能力,寫作和口語都是代表自己意識輸出的兩個途徑,它們都屬于學生的語言這一塊能力,所以老師一定要著重培養(yǎng)他們,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七年級的一些同學,可能都比較內(nèi)斂,就算有想法,他們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表達,所以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怕說錯也不要怕說得太少,一點一點地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說完整。而在寫作能力這一塊時,老師則可以向低年級學生組詞,或者用學過的詞語進行組句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荷葉圓圓》進行教學時,就要將“圓圓的,綠綠的”這些詞匯讓學生有效地進行造句,還可以進行適當拓展,如“辣椒尖尖的,紅紅的”“蘋果圓圓的,甜甜的”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蛘呃蠋熯€可以在作業(yè)中布置一些組句的小題,讓學生既學會應(yīng)用今日新學的詞語,又學會在書面上將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鍛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老師也可以設(shè)置一些情景對話,讓學生在課上表演出來,不僅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這樣的活動非常有趣,并且也能在無形中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讓他們覺得說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讓他們更加樂于表達。而且對于低年級的一些學生,寫文章可能不太現(xiàn)實,老師可以讓他們寫上一小段話,或者是自己寫一首并不特別正規(guī)的詩歌,只要能表達出他們的想法就可以,讓學生既接觸了我們中國的詩歌,又以一種詩意的方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詞語的學習都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學校安排與應(yīng)用教學在低年級課堂上,希望學生可以從小接觸語文知識,從小開始積累,讓他們對于今后的語文學習和語言運用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教師需要讓學生對于課文中的生僻字和生詞進行記憶,同時對于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記憶,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一些語文知識,鍛煉了學生的背誦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時如虎添翼。這讓他們在語言運用以及寫作的時候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運用這些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
例如:在《丑小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文中的好詞好句,如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等。隨后便有層次性地提問:“漂亮的、雪白的、長長的”這些修飾詞運用在文中是否恰當?用這些修飾詞描寫變化后的丑小鴨有什么作用?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運用這些修飾詞進行描寫?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再傾聽學生討論的成果,盡可能地用生活化的事物對這些修飾詞進行遷移,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將這些修飾詞運用到其他事物上,并將這些詞匯積累下來。緊接著,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卡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以“我喜歡白天鵝,它有著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這個句子為例,進行詞語的再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學有助于突破模式化的練習方式,使知識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積累中收獲語言知識。
在現(xiàn)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上多個方面,利用語用訓練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為其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