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梧桐中學,福建 泉州)
思維導圖是大腦發(fā)散性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它主要由詞匯、圖形、線條、數(shù)字等組成,主要通過顏色、多維度、圖片和代碼的組合來增強記憶的效果,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清晰的中央圖形上。它既富有成效又創(chuàng)意十足,它可以將看似無聊乏味的知識信息變成彩色、易記、高度組織的圖像,與我們使用大腦處理事物的方式相匹配。也就是說,思維導圖是通過樹狀圖(帶有順序符號)呈現(xiàn)思維的過程,是一種將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為具體思維的方法。簡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像式的輔助思維的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巧妙運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直觀地表達知識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學生準確把握生物課程。思維導圖可視化、系統(tǒng)化的知識,可以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思維導圖技術在備課、課堂筆記、復習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等方面發(fā)揮出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和繪制思維導圖,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教師、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更好地運用邏輯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教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思維能力。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使用網(wǎng)絡技術學習。因此,思維導圖技術對于高中生物教學非常重要。它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記住所要學習的知識。因為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和單純記憶往往效果不好,即使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很快就會遺忘。通過圖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記住知識。第二,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知識,而且還可以在學生未來的人際交往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為思維導圖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就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交流中,密切與同學、教師的關系,這將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學習帶來巨大的好處。
課堂教學主要包括備課、課堂教學、復習、評價和反饋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教師在平時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備課。一章、一節(jié)、一個單元都可以構(gòu)建一個思維導圖,對重要的知識進行梳理。然后教師可以按照思維導圖進行授課,關鍵知識點給學生進行重點講解,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知識遺漏。當然,除此之外,教師研究教材,查閱資料,與其他教師相互探討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如:在學習高一必修一細胞的基本結(jié)構(gòu)時,有關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方面的知識,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從基本概念的學習到具體應用,全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整個知識體系。
思維導圖也可以運用于復習中,學生也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完成。例如:在復習細胞這一章時,教師和學生可以先構(gòu)建一個章節(jié)的思維導圖,教師先把本章大體的樹狀結(jié)構(gòu)圖畫出來,然后引導學生一點點去回憶,把整個樹狀圖填充完整、具體。填充樹狀圖的過程相當于教師帶領學生把本章節(jié)的內(nèi)容又從頭到尾學習了一遍,這樣也就達到了復習的效果。在復習過程中師生以互動的方式進行交流,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好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復習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要實現(xiàn)課程目標就必須要有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通過使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診斷他們的問題,并鼓勵他們將新知識融入原有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它可以促使學生與同學、老師比較和討論他們的思維模式,這樣他們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缺點并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同時,思維導圖也把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了老師,有利于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它適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各個方面,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關鍵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上,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記憶效率,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生物學知識網(wǎng)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