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鋒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廣播電視臺)
新聞作品的選題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應用,逐漸發(fā)現(xiàn)一些新聞作品特別是新聞專題作品普遍存在四方面的缺點,一是選題的社會意義欠缺,選題過??;二是選題缺乏新意,與社會現(xiàn)實脫離,選題過舊;三是選題沒有深入挖掘的余地,選題過于簡單;四是所選的題目不適合作為新聞作品,選題過大,已經擴大為研究課題的范圍。筆者針對這一問題,重點提出新聞選題的三個標準,即價值標準、政策標準、機構自身的方針和定位標準,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新聞選題工作的發(fā)展,促進新聞界的整體進步。
新聞價值是事實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構成新聞選題的特殊素質的總和。對新聞價值的判定主要可以遵循如下幾個方面。
新鮮性是新聞的最主要因素,只有新鮮的事實才能夠成為具有價值的新聞。這里的新鮮性不僅包括新聞的時間還包括新聞的內容這兩方面的內容。對每一個選題來說,選題內容新意越多、發(fā)播時間與新聞事實發(fā)生時間越近,則新聞價值越大。新聞選題必須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新意,一些新聞選題看似篇幅很長,但是所選擇的內容是很久以前的事件,已經不具有新鮮性,因此便不適合再作為新聞專題,只適合做其他專題研究類的內容。
選擇新聞采訪的主題時,要注重選擇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同時要著重對那些能夠影響較大的社會新聞事件進行選擇,尋找選題背后的社會意義。選擇中要能夠體現(xiàn)黨和國家的近期部署,從而精準地表達出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愿望,突出選題的要點和吸引力。部分新聞采訪工作者在選題時甚至選擇身邊的具體人物和具體事件,此類的選擇會顯得選題過小,包含的社會意義難以挖掘,難以實現(xiàn)深度的探索,無法吸引受眾的關注,積極性和互動性難以保障。
選題的內容通常要具有顯著性,具有超出一般的特點。顯著性需要在選題的時間、地點、任務等方面通過事物的程度和數(shù)量等特征來突出新聞內容。在選題時,通過顯著性特征的運用,能夠充分突顯選題的特點,提升選擇的關注度和認可度。
在選題過程中,要盡可能挑取與受眾密切相關的內容,在心理上、利益上與地域上增加受眾的親近感。充分注重“三貼近”的方針,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體現(xiàn)新聞選題的接近性。很多受眾的關注點往往僅集中在自己周圍的事情,這些事情與其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具有得天獨厚的吸引力。同時,好的選題內容往往會調動受眾的關注,增加吸引力,從而得到更多的人的歡迎。
選題還有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是提升選題內容的趣味性,調動受眾的積極性和愉悅感,引起受眾的足夠重視。特別是新聞內容中一些具體情節(jié)和特定事例,如果能夠引起受眾的注意,突顯出動人的情愫,便可以得到受眾的認可。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突顯新聞價值的趣味性時,要注重科學地選擇趣味性內容,合理安排趣味性方向,不能因過分追求受眾的歡迎度而降低新聞的品位,使得新聞變成低級趣味的庸俗產物。要注重科學地選擇趣味性元素,選擇符合常理的、有營養(yǎng)的、有內涵的新聞主題。
新聞政策是新聞選題過程需要考慮的決定性因素,它關系新聞的公開性和支持程度。部分新聞價值過大,公布之后存在安全風險和隱患,便不能作為新聞采訪的主題。新聞政策是國家機構或有關部門對新聞傳播內容的強制性要求和規(guī)定,也是各級新聞傳媒組織的宣傳紀律和傳播方針。放眼整個世界,新聞的采訪與選題都受到國家新聞政策的調整,以國家的整體利益為最高準則。在我國,新聞政策是黨的基本政策、基本路線、基本國策等的具體體現(xiàn),體現(xiàn)了黨和各級政府對新聞工作的重視。新聞政策一般表現(xiàn)出如下幾個標準。
每一則公開的新聞都必須通過政治上的內容衡量,對選題內容進行政治上利害關系的判斷,結合我國國情,在選題時必須符合的政治標準包括:堅持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基本路線;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以及有關條例;合乎風俗人情、民族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主義榮辱觀。
新聞報道的思想也是新聞采訪的精神,在社會形勢不斷變化的同時,每一個歷史時期和社會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關注點和傳播點,媒體進行新聞采訪和新聞報道時,不能毫無目的地報道,要有重點和關鍵點,有指導思想,抓住報道的精神和思想。報道的思想要從實際工作和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fā),結合不同時期對報道思想的不同要求,適時調整新聞報道的思路和方法。
我國的新聞機構和新聞媒體都要服務于人民大眾和人民政府,要在黨和政府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工作,不同的新聞機構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特點,不同的新聞載體也會有不同的側重和受眾,機構之間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工作任務。不同的新聞機構在新聞采訪的選題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新聞內容的公眾性,還要考慮自身的定位和編輯方針,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選擇可以發(fā)布的選題方向。例如,各地方電臺在分配任務時,除涉及全省市區(qū)重點活動或會議時,一般不需要所有頻率都做相同報道,各報道要結合自身定位和編輯方針,有針對性和側重地選擇報道角度,從選題上突出自身特色。充分突出自身定位的各類媒體,能夠給受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共享模式,帶來豐富、全面的新聞沖擊,更好地服務于整個社會。
通過以上三個標準確定新聞采訪的選題后,還應當對新聞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合理構思,根據(jù)不同的新聞內容和表達需求,選擇專題、專稿、消息、論證等不同形式。選擇合適的新聞形式,切忌不能把不適合的新聞素材當作一個專題來做,以免出現(xiàn)水分過多、內容淺薄、信息量少的問題。
合理完成新聞采訪的選題是成功新聞的必要保證,也是完成新聞創(chuàng)作過程的先決條件,在日常新聞采訪選題時,要注重本文中提出的幾點標準,綜合考慮選題過程和條件,從而得到效果佳、質量好的新聞采訪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