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薄捌咴隆保r歷七月,這時暑氣漸退,天氣變涼;“火”,星座名,即大火星。從其語源來看,該成語確實只能指天氣逐漸轉涼,不能指天氣炎熱。因“七月”被誤認為公歷七月,“火”被誤認為火熱,致使該成語經常被望文生義。盡管批評之聲不斷,但“七月流火”的此類誤用仍屢見不鮮。
然而,語言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如果不了解語言的一些新變化,使用語言就可能出現(xiàn)錯誤。在語言諸要素中,詞語的變化最快。經常查閱最新版本的權威詞典,有助于及時了解詞義的新變化。
2012年6月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未收“七月流火”,但2016年9月第7版將該成語收錄,并給出兩個義項: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F(xiàn)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更早一些,2011年12月第1版《現(xiàn)代漢語成語規(guī)范詞典》(華語教學出版社,李行健主編)就已收錄“七月流火”,并明確了該成語的兩種用法:指到了農歷七月的黃昏,大火星往下移位,天氣漸漸轉涼;現(xiàn)在也形容公歷七月天氣酷熱似火。2014年6月第3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李行健主編)也收有“七月流火”:借指農歷七月暑熱漸退,秋涼漸至;現(xiàn)也形容公歷七月天氣炎熱似火。
從上述幾部詞典的釋義來看,至少在2011年,“七月流火”用來形容天氣炎熱的新義就已被權威辭書所認可。尤其是2016年9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發(fā)行以來,社會對“七月流火”增加新義的知曉率進一步提高。上述山西衛(wèi)視新聞節(jié)目,目的在于引導民眾的語言規(guī)范,媒體自己卻弄錯了。詞典的修訂能夠與時俱進,媒體也應密切關注語言的新變化。
關于“七月流火”的使用,最近幾年,這種替別人糾錯,其實自己錯了的例子還真不少。不妨再看幾例:
(1)“七月流火”非但不是形容天熱的,而且恰恰是形容天氣轉涼的?。ā缎吓_日報》2015年7月11日)
(2)7月很熱怎么形容 可別說七月流火(《海峽都市報》2016年7月1日)
(3)明明是農歷的六月,卻用了《詩經》里的“七月流火”,作者大約以為“流火”是指“酷暑”吧。(《杭州日報》2017年7月21日)
現(xiàn)在,報刊、網(wǎng)絡上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氣炎熱的正確用法已越來越多。請看2017年的幾條最新用例(以下例句涉及的時間均為炎熱的夏季):
(1)七月流火,世界名校足球賽本周日在清華大學收官。(鳳凰體育2017年7月3日)
(2)“六月燒烤,七月流火”。(中國新聞網(wǎng) 2017年7月11日)
(3)七月流火燃激情,項城工作人員堅守一線戰(zhàn)高溫(大河網(wǎng)2017年8月1日)
(4)暑假里,我的太姥姥生病了,臥床不起,奶奶得知后,帶著我和弟弟回去照顧太姥姥,七月流火,我們頂著頭上的艷陽出發(fā)了。(《中山日報》2017年9月25日)
詞典的修訂既要引導民眾規(guī)范使用語言,也要跟蹤語言發(fā)展。當語言中的某類用法大量存在時,就需要考慮這種用法的合理性?!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不僅增收新詞語400余條,增補新義近100項,還根據(jù)讀者和專家意見,對700多條詞語的釋義、舉例做了修訂。這些增收、修訂都是很及時的。如果語言文字工作者不了解詞義的最新變化,仍然固守舊標準,勢必產生語言使用新的不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