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艷輝 趙忠慧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海明小學 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qū)平臺鎮(zhèn)中心校 吉林白城 137000)
現(xiàn)在獨生子女較多,一家一個孩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而我們教師就是孩子的希望,如果我們放棄了一個問題學生的教育,就相當于讓一個家庭的希望破滅了,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那么如何轉化問題學生呢?筆者認為,要想更好地轉化問題學生,必須先弄清下面三個問題:
厭學、逃學的是問題學生;多次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是問題學生;迷戀電子游戲、打架斗毆的是問題學生;學習焦慮、交往困難、情緒暴躁愛發(fā)脾氣的也是問題學生;班級中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意志薄弱、耐挫折能力差,這同樣屬于問題學生。[1]
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學生,老師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找準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產生“問題學生”的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四種:
1.家庭因素。家庭父母離異,疏于管理,過度溺愛,導致問題學生的產生;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在外托管,缺少父母的陪伴,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都有待加強,久而久之形成問題學生。還有的是父母忙于賺錢,錯誤的認為“樹大自然直”,輕易的放棄了為人父母的的責任,使孩子成為了問題學生。[2]
2.學校因素。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低,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導致問題學生的產生;成績差的學生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在班級活動中很少有表現(xiàn)的機會;同學的歧視,得不到關愛,進而成為了問題學生。
3.社會因素。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不健康的電影、電視、書籍、網絡等都有可能導致問題學生的產生;學生追星、看偶像劇等,這些也是產生問題學生的原因。
4.學生自身因素。有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和自控能力薄弱,極易受外界的影響;由于家庭的過度溺愛,導致學生依賴性特別強,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還有的孩子缺乏正確的判斷力,這些都是導致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
問題學生的內心往往是脆弱的、自卑的,總覺得周圍的人嫌棄他,輕視他,而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和外界接觸。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老師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找機會,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讓孩子充分的親近我們,信任我們。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開展轉化工作。
相信每位老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遇到過相對特殊的學生。無論家長和老師怎樣努力,學習成績都沒有多大轉變。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如果我們老師一味的糾結學習差這一點不放的話,不但達不到轉化效果,而且會讓孩子經常處于恐慌、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對做任何事都失去自信,進而產生心理障礙。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我們應該把視線適當轉移一下,抓住問題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點閃光的火花,使他們感到自己也有優(yōu)點,也有長處。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這同樣是轉化問題學生的關鍵所在。
轉化問題學生,光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做到,必須發(fā)動學生、家長等一切可以發(fā)動的集體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學困生的轉化,可以采取“一幫一”的幫扶形式,讓一名優(yōu)秀學生與一名學困生結成對子,利用課余時間給學困生講不會的例題、習題等。小老師之間也進行評比,在測評中被幫扶的學生有進步,就給小老師獎勵一顆星,被幫扶的學生也可以給他的小老師買個小禮物表示感謝。這種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反饋效果比較顯著。
問題學生往往對自己的缺點、以及一些不良的行為缺乏清醒的認識,自以為是,因此我們既要引導問題學生發(fā)揮長處,又要幫助他們對自己的缺點進行改進。[3]
這里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班級優(yōu)等生對自身問題的認識和改正的案例:五年二班的班長在做值日時自己根本不做而是指揮其他組員干這干那。經調查發(fā)現(xiàn)這名班長不喜歡勞動,也不愛幫助別人,還常仗著老師的“寵愛”指使別人。問題找到之后老師采取了以下策略進行轉化:首先,從思想方面入手,讓他愛上勞動。在每天的室內值日、樓道值日、室外值日中,對愛勞動、會勞動,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提出表揚,獎勵衛(wèi)生之星。這種辦法觸動了他,他開始加入到勞動的行列之中。其次,老師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優(yōu)等生進行抗挫折訓練,培養(yǎng)他們的抗挫折能力。例如:利用運動會、大合唱、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孩子們大膽的展示自己,勇敢的挑戰(zhàn)自己,在這中間,不少優(yōu)等生明顯落后于其他孩子,讓他們彼此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要勇于認識到自己的缺點, 并努力改正,進而讓自己更加優(yōu)秀,更加完美。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優(yōu)等生從來沒有特權,問題生更不會受到歧視、嘲笑,班級中任何事務做到公平公正。例如:班干部的任用,實行民主選舉,定期輪換,每人都有被選舉的權利;班級座位,每天一換,任何人沒有特例。班級活動(演講比賽、運動會等),每個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尤其是問題學生,絕不剝奪他參與的熱情。 這樣的做法會使“問題學生”生活在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中,促使他們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每個班級中,都會有“熊孩子”,那“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會有一群“熊家長”,我們要想轉化“熊孩子”,首先要從轉化“熊家長”入手。只有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主動的配合我們,我們的轉化工作才會取得最佳效果。
總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化問題學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反復、耐心的教育,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