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如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與體驗,促使他們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更高效地掌握知識、提高素質和發(fā)展能力。那么,怎樣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落實“生活化”的理念,以滿足學生對生活的關切、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運用,讓政治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呢?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講解教材的知識點為主,一般教師只是負責講,學生只負責聽,對于理論知識的記憶,學生所采用的大多是機械式方法,根本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學生無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因此,教師要打破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知識以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根據實際生活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插入生活實例是最直接方便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首先生活實例富有濃濃的生活氣息,學生會在該實例中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產生認同感。其次,教師講述生活實例能夠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是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實例應該注意的是該生活實例具有一定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學生通過聆聽教師的實例可以推測出教師所想要表達的書本觀點,即生活實例與教學內容要與政治原理接軌。
比如經濟生活中,教師在講商品的出現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以自己為例,“我每天都需要給你們講課出賣我的知識和勞力,而你們需要用學費來換取這些知識,那么這些通過我的嘴巴說出來供你們學習接受的知識就是商品,還有你們在商店買的零食,在服裝店買的衣服等,它們都是凝結了勞動力用來交換的產品”又比如教師在講供求關系時,可以運用生活常見的實例:旅游景點淡旺季門票價格的巨大差異,“在旅游淡季,旅游的人數較少,供大于求,商家不得不降低景點門票的價格外維持正常的開支,而在旅游旺季,旅游的人數較多,供小于求,商家就會提高景點門票的價格來平衡供求關系?!边@些都是生活中產檢的實例,學生通過這些實例,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相關政治定理。
教師在引入多種多樣的生活材料后,可從中提出一些疑難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碰撞。從材料提出問題的方式,可采取學生自主設疑,也可由教師設疑引導。但教師在設置疑問時需要合理恰當,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問得有目的性、啟發(fā)性和方向性,才能激發(fā)學生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踐性。
例如,在教學《供求影響價格》時,教師出示了兩幅漫畫:漫畫一,中秋節(jié)前月餅柜臺前人頭攢動,月餅價格居高不下;漫畫二,中秋節(jié)后月餅柜臺前冷冷清清,商家降價促銷。兩幅生活中常見的生動形象的漫畫,立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學生進入學習情境。教師接著提出問題:為什么商品節(jié)前價格高,節(jié)后價格低?導致價格變動的因素是什么?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導致價格變動?價格和價值、價格和供求等的關系是什么?對于一系列問題,學生首先獨立探究,然后教師可把學生按座位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探究,把遺留的問題和新發(fā)現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當然,學生探究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演講賽、辯論賽、專題討論等均可在課堂中嘗試。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思考、自主追問、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正確把握政治學科與生活的科學聯系,選擇學生生活中相應的事例、現象和情境作為教學的切入口,有利于增強政治學科的親和力和現實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認識生活的欲望和熱情,調動學生興趣,促使政治走向學生。同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把抽象問題形象化,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堂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能停留在表層或流于形式,需要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按照一定的教學原則和方式,聯系現實、聯系生活實際去創(chuàng)設,以此引發(fā)學生探究、思考、解決現實問題的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
例如,在講到價值規(guī)律時,這一知識點較難,學生不容易理解,我結合教材,聯系生活,精心設計了如下問題:(1)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有的商品價格高,有的價格低?(汽車的價格遠遠高于自行車)(2)在日常生活中,同一種商品為什么有時賣得貴?有時賣得便宜?(商場里的彩電、電腦,剛剛上市時價格很貴,近幾年價格大幅度下跌),通過分組討論交流,進一步讓學生思考下列知識點:(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么決定的?(2)商品的價值量會發(fā)生變化嗎?怎么變化的?(3)商品交換中,價值量必須相等,體現了什么原則?(4)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是不是對價值規(guī)律的否定?(5)決定和影響商品實際價格變化有哪些因素?整個課堂同學們置身于思考、探究、評議、歸納的氣氛之中,最后老師總結,顯示參考答案,當學生看到與自己的見解與答案內容基本一致時,由衷感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總之,讓課堂回歸生活,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將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他們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自然相融,在與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進而獲得個體的自由與發(fā)展。實施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政治新課程優(yōu)選策略,是思想政治課和政治教師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出路。生活化教學策略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來推動、實施生活化教學吧。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生活化教學將會開出更加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