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閬中市老觀鎮(zhèn)中心學校 四川 閬中 637400)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語課程標準》的日益完善,為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將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型教學轉變成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教師如何教、引導學生如何學,已經(jīng)成為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都在關心的問題。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能使學生能夠得心應手的應付考試,而且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想就如何在初中課堂開展閱讀教學,淺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現(xiàn)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純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學習文化、發(fā)展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英語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認知方式、學習方式、英語水平、性格特點、情感態(tài)度、對老師的態(tài)度,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因此,從初一開始,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就特別注意,難易一定要適度。材料過分容易,學習起來沒有成就感;過難,學生就會喪失興趣和閱讀信心。我會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為他們選擇難易不同的讀物。而且閱讀材料的內容必須多樣化,故事、傳記、歷史、地理知識等都能培養(yǎng)初中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開闊了眼界,了解了異國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極大的增加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是有區(qū)別的。課文一般是一個主題一個篇章。在教學中,老師常會對課文進行很細的分解,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而純粹的閱讀,我們可以更多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淺顯易懂的課文,我從不花大量時間去精講,通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排成課本劇進行表演;一些有難度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帶著任務分組討論后在全班進行講解,有時候也會要求學生寫英文的讀后感。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日后的高層次學習打下了基礎。
從初一起,教師就應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明確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應采用的措施。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細化到每一個教學模塊,避免閱讀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無論是哪種課型,我們都必須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其次才是針對這些目標考慮采取哪種教學模式。閱讀有多種目標,包括尋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閱讀技能(read for skill)、獲得語言知識(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樂趣(read for enjoyment)等。對于中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其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應該定位于培養(yǎng)學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兩種能力,這是英語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①。在初中階段,從初二下冊及初三的教材才開始出現(xiàn)較長較難的閱讀材料,在處理這些文章時,應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設計一些活動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學生的語言知識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中的語言現(xiàn)象及其內容,對課文中的詞、短語和語言現(xiàn)象進行有重點的分析和講解,不能過于復雜,必須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閱讀??梢栽谏险n前布置學生預習,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及語言有一定的了解并帶著一些疑問來到課堂。
初中的閱讀要在精確性和速度方面逐漸加強對學生的要求,由于初中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尚有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想方設法的去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堂活動來完成閱讀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給課堂帶來活力。
閱讀能力是不可能完全在課堂上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自學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a.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的閱讀興趣指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
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滿足學生的所有興趣,而應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制定閱讀計劃、選擇閱讀材料、開展閱讀活動。比如想要拓展知識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選擇百科類的圖書、報紙、網(wǎng)站等;希望發(fā)展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告訴他們去選擇專門的圖書、材料;對于喜歡文學的學生,則應引導他們選擇由淺入深的文學讀物。
初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適當?shù)膶W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
b.鼓勵學生持之以恒的進行課外閱讀,使英文閱讀成為他們的興趣所在。
從初一開始,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每天至少讀一篇文章,必須天天讀。平時學習任務重,可以少讀點,假期多讀點。教師要經(jīng)常檢查:可以在上課前幾分鐘讓學生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短文中的主要情節(jié),基礎好的學生用英語講,基礎不好的學生用漢語講;也可以抽查學生講解當天所讀的短文。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有效提高閱讀能力。此外,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會對英語的語言特點有了感覺,就形成了語感有利于他們的英語學習。
加拿大學者F·史密斯指出:“閱讀的技巧實際上在于盡量少用眼睛。當我們成為熟練的讀者時,我們就學會了較多地依靠我們已經(jīng)具有的知識、依靠我們的頭腦而較少地依賴我們眼前紙上的印刷符號?!背踔须A段的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開始,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經(jīng)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和指導,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找到閱讀的樂趣。只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