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20世紀初,女孩出生于上海黃浦江邊。她17歲進日本人開的大康紗廠當了工人。
上海是工人運動發(fā)祥地,女孩在夜校學文化,被革命點亮了思想,也收獲了愛情,與“五卅”運動的領導人之一結為夫婦。
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裝起義失敗,她的身份暴露,被秘密轉移到蘇聯(lián)。不幸的是,一年后她的丈夫被捕遭殺害。20歲,她第一次失去了愛人。
在海參崴黨校學習時,她認識了第二任丈夫,時任海參崴黨校負責人的老梁。作為女人,她獲得了人生中寧靜幸福的一段時光,生下一兒一女。丈夫為女兒取名伊斯克拉,意為火星,男孩名字弗列,來自蘇俄最高領導人列寧的名和姓。
可惜幸福太短暫。工作需要他們這對革命夫妻回國,只得將一雙小兒女送進了莫斯科國際兒童院。拎著箱子一步一回頭,25的歲她當時絕不會想到,從此兒女杳無音信,至死未能再見。
即使能想到,又怎樣?我估計她仍會義無反顧。
隔年,在瑞金蘇區(qū),老鄉(xiāng)們都對這個剪一頭短發(fā)、著一身戎裝、騎一匹棗紅馬的女干部印象頗深。她成為中央主席團成員,達到了職業(yè)生涯的巔峰。
長征,大部隊轉移,組織指示他們夫婦留下,同時留下的,還有項英、瞿秋白、何叔衡等。
艱苦卓絕的突圍戰(zhàn)中,她與瞿秋白等被捕。在獄中,瞿秋白被出賣而身份暴露,被行刑。
于是一同被捕沒死的人,都脫不了嫌疑和干系。項英的妻子出獄后歷盡萬難找到丈夫,卻被嚴厲質(zhì)疑。而她的丈夫老梁,已經(jīng)在突圍中犧牲。這一次,她失去了孩子的父親,更悲傷的是失去了組織的信任。
暫時找不到組織,她回到家鄉(xiāng)上海。命運起落,孤苦無依的女人,嫁了個貧苦工人,默默度日。
新中國成立,她異常激動,當初奉獻青春、犧牲親情,都是為了這個神圣目標。老戰(zhàn)友很多任了要職,名字隨處可見,她卻不想去找他們。脫離組織已經(jīng)15年,后半輩子,就做個普通老百姓吧。
她不找人,不等于人不找她?!懊C反”運動中,她以出賣瞿秋白的罪名被捕入獄,服刑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后,有關部門在當年報紙上發(fā)現(xiàn)了一條舊聞:“赤共閩省書記之妻投誠,供出匪魁瞿秋白之身份”,沉冤才得以昭雪。此時,投身革命的豆蔻少女,已成七旬老嫗。
她一再失去,唯一不失的是當初的信念,支撐著她平靜地活到了世紀末,并以90高齡謝世。
她是周月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