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明撰文《大數據視野下歷史學的雙棲性》指出,史學建基于史料之上,史料愈豐富,史學的基礎則愈鞏固,史學的話語權就會更加強勢?!按髷祿笔切旅襟w、云計算、網絡化帶來的系統(tǒng)時代工程?!按髷祿睍r代歷史學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遭遇到空前的挑戰(zhàn)。它一方面減少了傳統(tǒng)以勤補拙之“笨”功夫治學的成本,讓歷史學處于最好的時代;另一方面又在無形中增加了諸多自擾的成本,如“知識”的易得、便捷、碎片化,動搖了知識的確定性、真實性與可靠性。身處信息過剩、互聯網連接一切的“大數據”時代,堆積成山的史料之易獲性使歷史學家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在這個時候,獨立思考和價值判斷的能力顯得更為緊要,因此就更需要回歸初心,在歷史深處打撈這“一心兩翼(意)”的學科之人文心魂,面對并重撰這一兼具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的古老學科。
摘自《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