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霞
2018年2月,一位成都媽媽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為了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天,她在每次出差前都精心準備,寫一封甚至幾封“信”代替她陪伴兒子。簡短的留言條、手繪的藏寶圖、暖心的祝福,或者是一個溫馨的提示……四年里一共寫了近百封“信”,讓兒子感到媽媽時刻在身邊。她叫龔雨,兒子何小希今年7歲。采訪龔雨的過程中,筆者數(shù)次感嘆:終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了“別人家的媽媽”。
兒子,媽媽陪你慢慢長大
2014年夏,在成都一所高校工作的龔雨調任新崗位,工作內容沒太大變化,但新的崗位需要經(jīng)常出差,除了每年三次常規(guī)出差任務,每次出差一周,另外還有不定期的出差安排。龔雨心中有些犯難,因為她的兒子剛3歲半,從來沒離開媽媽超過12小時,假如她出差一周,兒子怎么辦?他每天要聽故事,要得到媽媽的擁抱、親吻才肯睡覺。
下班后,龔雨步履匆匆地往家趕,心緒有些煩亂。走著走著,耳邊傳來一個孩子稚嫩的聲音:“媽媽今晚又要加班嗎?”龔雨扭頭一看,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背著小書包,由奶奶牽著手,另一只手向已經(jīng)騎上自行車的媽媽揮手道別,眼淚汪汪的樣子甚是委屈。龔雨不禁搖頭苦笑,腦海中閃現(xiàn)出兒時往事。
在她朦朧的記憶里,父母的工作都非常忙,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那時通訊不發(fā)達,媽媽經(jīng)常上班前會寫張字條用杯子壓在餐桌上:“爸爸媽媽今天要晚點回家,肚子餓了先買個包子吃。”夏天到了,龔雨放學后,汗流浹背地跑回家,看到餐桌上的字條:“閨女,熬了綠豆湯,回家喝一碗。休息一下,冰箱里有番茄拌白糖。注意:先喝湯,后吃番茄,身體太熱不能立刻吃冰涼的東西哦!”媽媽的特別叮囑總讓龔雨倍感溫暖。
龔雨突然靈機一動,何不在出差時也為兒子寫下簡短的留言呢?兒子最近迷上了聽故事,自己可以提前把故事錄音,再寫留言安排兒子聽,同樣能讓兒子感到媽媽就在身邊。想到此,龔雨不禁為自己的奇思妙想感到欣慰。
“兒子,早上好!當你醒來時,媽媽已經(jīng)登上了飛往北京的班機……”“現(xiàn)在,請找出《大林和小林》,昨晚我們讀到唧唧在賽跑中打破了世界最慢紀錄,獲得第三名,前面兩名分別是烏龜和蝸牛。今天……”“親愛的小希,媽媽明天就回來了……”寫完7封信,錄完7段故事,已是深夜。龔雨叮囑丈夫:“你看好日期,每天早上給一封信,遇到不認識的字負責解釋。錄好的故事,要每晚睡前播放?!?/p>
今年39歲的龔雨出生在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父母都是三線建設期間的工人。10歲那年,龔雨隨父母遷居成都。考中學、上大學、找工作,人生平凡而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2006年,龔雨與初中同學何云輝結婚,2010年12月有了兒子何小希。
希希的到來打破了小夫妻平靜的生活。龔雨性子急,可兒子不吃她這一套,該哭哭該鬧鬧。何云輝性情溫和,依然被嗷嗷啼哭的小嬰兒搞得手足無措。
盡管夫妻倆性格不同,但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觀點基本一致,那就是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畢竟沒有一個標準的育兒模式,一切都要靠嘗試。夫妻倆惡補育兒知識,上網(wǎng)查資料、參加各種培訓班,以期找到適合的方案。書中說,故事是孩子成長的老師,龔雨便買來好多兒童故事書,每天睡前給兒子朗讀。何云輝打趣道:“兒子連話都沒學會,就會讀書啦!”龔雨嗔怪道:“你懂什么!‘陪伴不是‘陪著,你得有個陪孩子的理由?!?/p>
就這樣,牙牙學語的希希在媽媽的帶領下,閱讀了人生的第一本書《大衛(wèi)不可以》。孩子并不明白故事的意思,只會指著繪本咿咿呀呀,絲絲口水滴落在書頁上。何云輝笑道:“咱兒子哪是讀書啊,分明在浸潤書嘛?!?/p>
讓龔雨驚喜的是,兩個月后,兒子竟然真的喜歡上了繪本,每天纏著媽媽講故事,講完故事再抱著親吻一番才肯睡覺。就這樣,兒子在故事中漸漸長大,到龔雨調換工作崗位時,已經(jīng)3歲半了。
龔雨出差,同樣經(jīng)受考驗的還有何云輝。一大早,希希吵嚷著要媽媽,何云輝忐忑不安地遞上一封媽媽的信,希??匆膊豢?,張大嘴閉上眼睛哇哇哭。何云輝沒招,只好拿出錄音筆在希希眼前晃:“乖兒子,別哭啦,媽媽在這里?!?/p>
錄音筆里傳來媽媽熟悉的聲音:“稀飯希,請翻開《大林和小林》78頁,今天我們……”“稀飯?!笔窍O=o自己取的名字,他常常為這個名字感到很得意,可全家人就是不用。這次,聽到媽媽第一次這么正式地使用他的“創(chuàng)意名字”,他一下子就不哭了,麻利地掙脫爸爸的懷抱,找出書來聽媽媽講故事。何云輝長舒了一口氣,心想,好險啊,這小子發(fā)起飆來可不好哄。
晚上睡覺前,希希吵著要聽媽媽講故事,何云輝說:“稀飯希,乖?!彼肋@稱呼管用,直接復制妻子的絕招:“早上不是聽過了嗎?一天只能聽一次哦?!薄安唬?,媽媽講故事!”絕招不管用,希希踢著腿,著急得又要哭。“好好好……”何云輝沒轍,不得不提前使用錄音,最后一天的故事,則由他臨時客串“播音員”。
妻子出差的7天,于何云輝來說簡直就像一個世紀那么漫長??吹狡拮舆~進家門的那一刻,何云輝像只泄了氣的皮球,往沙發(fā)里一倒就不再動了。希希飛奔上前,一把摟住媽媽的脖子,一聲聲“媽媽”叫得龔雨淚水漣漣。
媽媽,有你的陪伴不孤單
沒多久,龔雨又要臨時出差,時間為兩天。有了前一次的經(jīng)驗,龔雨事先多錄了兩天的故事,以備不時之需。有了妻子的法寶,何云輝也沒有上一次那么緊張了。如此幾次以后,希希逐漸習慣了媽媽出差的日子。
2015年6月,龔雨再次接到出差任務,去井岡山政治學習。與從前一樣,龔雨提前做了準備。此時,兒子已經(jīng)不滿足于只聽故事,還迷上了尋寶游戲。
“希希:你今天早晨醒來的時候,媽媽已經(jīng)在飛機上了,目的地是井岡山。想知道井岡山在哪里嗎?去找找地圖吧。藏寶地址:玩具屋地墊下面……”
早上,希希得到媽媽出差后的第一封信,很快找到了地圖,研究起了他和媽媽之間的距離。作為獎勵,希希在爸爸的提示下,找到了愛吃的核桃。核桃的隱藏也是經(jīng)過媽媽精心設計過的,用透明膠帶粘貼在了餐椅背后。
晚上視頻通話,希希問:“媽媽,你在江西干什么?”“媽媽在學習呀?!薄皩W什么呢?”希希喜歡刨根問底?!叭龂廊龑??!薄笆裁词侨龂廊龑??”“就是嚴以修身,嚴以律己……”希希聽不懂,嘴一噘,兩手一攤,來了句:“聽不懂!”聽到娘兒倆的對話,何云輝暗自發(fā)笑。
隨后,希希從爸爸那里領到兩封信,一封信里寫道:“親愛的兒子,今天在幼兒園很開心吧,快去尋找寶藏吧!藏寶地址:你自己的衣柜。打開錄音筆,媽媽開始給你講故事!”第二封信是《錄音筆使用說明》,上面詳細畫了錄音筆的外觀,以及各種按鈕的圖標、代表符號,下面用文字標注每個圖標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最后,溫馨提示:聽完故事別忘了關上。
希希開心極了,第一次自己操作錄音筆。他感到了媽媽對他的信任,要知道,之前媽媽是從不讓他玩錄音筆的。這次,何云輝全程沒有參與母子倆的游戲,而是負責偷偷錄視頻。只見希希研讀完使用說明書,打開錄音筆,找出相應的故事書,認真聽了起來。
媽媽溫柔的聲音響起,希希立即進入聽故事狀態(tài)。媽媽語速很慢,希希一邊聽一邊用手指著字,學著認。一頁讀完,媽媽提示道:“好了兒子,這一頁讀完了,請翻頁?!豹q如媽媽真的在身邊,希希馬上回答:“好的?!币慌缘暮卧戚x錄下這暖心的一幕,趕緊把視頻發(fā)給龔雨。想起一年前妻子第一次出差時,自己獨自面對兒子時的手忙腳亂,何云輝不禁百感交集。龔雨收到視頻,激動得淚流滿面,兒子鎮(zhèn)定自若地聽故事,壓根兒沒感到媽媽已經(jīng)在千里之外。
有時,希希找不到寶藏,會向爸爸求助。何云輝告訴希希:“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問爸爸不是唯一的辦法哦,開動你的小腦筋。”2016年3月21日,龔雨實在困極了不想去上班,希希裝模作樣地撥了一通電話:“喂,你是龔雨的領導嗎?她今天請假不來上班了?!闭f完把電話一“掛”,摸著媽媽的臉說:“睡吧,我?guī)湍阏埣倭?。我也跟我們老師請假,不去幼兒園了,在家陪媽媽睡覺?!蹦┝擞盅a充道:“書上說,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們在床上過節(jié)。其實媽媽也不想上班對不對?遇到困難得開動你的大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饼徲曷犃巳炭〔唤?。
有一天,希希接到兩個任務,一是尋找一本渴望已久的新書,二是尋找冰淇淋,藏寶提示寫著,“冰淇淋藏在一個柜子里,這個柜子有兩扇門,是家里最冷的地方。打開下面那扇門,從上往下數(shù)第二格,包裝是粉紅色的喲。”
對于此時的希希來說,已經(jīng)完全沒有閱讀障礙,媽媽的提示顯得很小兒科。吃完冰淇淋,希希一溜煙跑進書房,手繪藏寶圖。畫完后,希希讓爸爸拍照發(fā)給媽媽,并留言說:“媽媽,漂亮的繪本不全是字,還應該配圖。我已經(jīng)把錄音筆藏好了,這是藏寶圖,媽媽回家后負責把錄音筆找出來哦?!?/p>
收到留言和照片,龔雨給小希留言:兒子,這是一張怎樣的藏寶圖?。慨吋铀鳟嫷陌?,你在考驗為娘的智商嗎?何云輝提示她:“得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喲!”龔雨仔細辨別,總算認出兒子畫的是家里那個錯落的三開門鞋柜??射浺艄P到底被藏在哪里呢?這簡直成了世界未解之謎。出差回來后,經(jīng)作者解密,媽媽才從茶幾下的盒子中找出錄音筆。彎彎曲曲的藏寶圖,硬是把一個小家畫成了大別墅。
隨著年齡增長,希希對信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磥?,簡單的任務已經(jīng)滿足不了這個“大胃王”。何云輝也參與設計出差“錦囊”,他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對設計者來說完全是一項燒腦的智力勞動。龔雨不以為然,說:“只要你想著兒子對信的期待,自然會有靈感?!焙卧戚x擺擺手:“得得得,術業(yè)有專攻,燒腦游戲還是你來吧。咱們各司其職,帶兒子參加體育運動算我的,車夫、攝影師我兼了?!?/p>
近百封“媽媽來信”伴兒成長
有了前一次希希自繪藏寶圖提示,龔雨靈光乍現(xiàn),對呀,得配合兒子最近閱讀的尋寶系列,制作圖文并茂的連環(huán)藏寶圖。
2016年夏,何小希已經(jīng)5歲半。為了應對這次出差,設計完一周的“錦囊”后,龔雨感到人都虛脫了。
此時的兒子可沒那么好糊弄,早已獨自閱讀完500本各類圖書,包括物理、天文、化學、醫(yī)學、考古學、文學……在媽媽陪伴讀故事的影響下,閱讀成了希希生命中最快樂的事,他幾乎手不釋卷,哪怕出門吃飯也會找出餐廳里的報紙看上一會兒。而他最喜歡的地方是書店,買書以快抱不動了為標準?;氐郊冶阋活^扎進書堆中,吃飯都叫不動他。
面對知識量劇增的兒子,龔雨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shù)制作錦囊。
“親愛的兒子,根據(jù)天氣預報,今天的天氣應該不適合打球,那就在家編程吧。媽媽在走之前已經(jīng)為平板電腦充好電了,密碼是由2 5 6 8這四個數(shù)字組成的。提示:第一個數(shù)字=35-21+76-58-24,后面三個數(shù)字需要你列出他們的排列組合,自己試吧!附注:記得多喝水,多吃水果。愛你的媽媽?!?/p>
還沒到目的地,龔雨就接到希希的電話,“媽,這也太簡單了,一分鐘不到就解鎖啦!”龔雨哭笑不得,從錄音筆到畫圖,從拼音文字混搭到猜謎語尋寶,再到如今的數(shù)學、考古、科學實驗,這哪是媽媽干的活???自己分明就是一臺全能機器人嘛!
2017年春,龔雨臨時被安排出差兩天,來不及寫信。晚上打電話,希希并沒問起信的事,龔雨以為兒子早就忘記了。兩天后回來,希希提出抗議:“不行,媽媽出差沒有寫信,得重新出差一次,把信補上。”龔雨與丈夫相視一笑,很是欣慰,兒子從來沒有因為媽媽出差而感到孤獨,只要有信,媽媽的愛便如影隨形。
在互動游戲中,希希不知不覺學會了觀察和思考。2017年初秋,希希上了小學。都說平時母慈子孝,到了輔導作業(yè)時,母愛如山體滑坡,龔雨時常被兒子出奇的想象和較真的個性折騰得頭蒙。
一年級學習了時鐘,為了讓小朋友鞏固有關時鐘的知識,課后有一道時鐘連線題,就是幾點鐘該干什么,而題目被命名為“快樂的一天”。希希的連線是這樣的,8點鐘——睡覺,9點鐘——起床。龔雨糾正他:“應該是9點鐘睡覺,8點鐘起床才對啊!”希希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道:“我覺得快樂的一天就應該8點鐘睡覺,9點鐘起床?!饼徲觐D時無語。
一天,數(shù)學作業(yè)有個簡單的看圖列算式題,正確的算式是4-2=2。希希列的卻是4-2.1=1.9。小學一年級沒有教小數(shù),龔雨問希希為什么這樣寫,希希撓撓頭說:“錯了嗎?圖片上畫的西瓜被咬了一口,被咬的那一口我估算為0.1……”
龔雨哭笑不得,正想發(fā)作,何云輝示意妻子別出聲。晚上,龔雨責問丈夫:“為什么不給希希糾正?”何云輝呵呵一笑說:“你沒發(fā)現(xiàn)嗎?兒子根本沒錯。他能觀察到西瓜被咬過一口,連我都感到驚訝?!薄斑@么說,你兒子還挺聰明啰?”“當然啦,不過這全是老婆大人您的功勞!”何云輝動情地說。
在近一百天未能陪伴兒子的日子里,龔雨用書信代替自己,希希并沒有因為媽媽不在身邊而感到孤單。如今,在不出差的日子里,母子倆依然不時寫信交流。
談起教子之道,龔雨謙虛地說:“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感謝兒子讓我再次成長,感謝寬厚的老公不時糾偏。我相信,只要用心陪伴,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p>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