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簡單地,我把人生分為功利的和非功利的。儒家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所謂仕途經濟,是功利的部分,修身是非功利的部分。自然,從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準備工作來看,也還是功利的。
真正意義上的非功利,還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行色匆匆的都市人,已經忘了人生還有非功利的一面。升職、晉級、加工資、買房買車,乃至幫助孩子擠進最優(yōu)質的學校。每一個功利的目的背后,都是汗水和血水的推波助瀾。然而我們忽視了,人生除了重要的功利目的之外,還有非功利的目的。
唐詩人李九齡在詩中云:“亂云堆里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疏。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薄按扒傲魉砬皶?,在都市打拼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會覺得這太奢侈。連一個像樣的窩都沒有,連一扇屬于自己的窗都沒有,談什么窗前流水枕前書?但是,即使出租屋黑洞洞的,一扇窗都沒有,但在我們的心中,應該有一扇明亮的窗,窗前是涓涓的流水,枕前是心愛的一本書。無論多么骨感的現實,都需要豐滿的理想去填充。
我的枕前,有一本線裝版的《莊子》。我的窗前,雖然沒有流水,但有流云,日日從我的窗前飄過。不是說,我有了豐富而完滿的物質世界,我的精神世界才能豐富和完滿。莊子說:“是故生無爵,死無謚,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鼻f子所謂“大人”,是精神層面的,非功利的,非物質的。自然,我不輕視物質的世界。譬如我寫這篇文章,電腦就是必需的。但重物質,而不唯物質,人就會從井口一樣大的世界中跳出來,慢慢成長為一個“大人”。
黃昏的時候,我喜歡在河邊散步。我看到緩緩流淌的河水,想到的,自然是流逝的光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是一點一點被流水帶走的,自己都不自覺。莊子有個詞,“日殂”,可以概括這種現象。人每天都在死去,這樣的想法有時也頗為驚心。身邊熟悉的親人或者朋友,一不留神,就永遠見不到了,想及此,人生是否也該有流水的心態(tài),有把字寫在水上的灑脫?不計算,不計較,也不刻意去計謀,行云流水的日子一天天過去,該忘的忘。忘,是人生大智慧。
窗前是流水,枕前是書,蒙塵的人生也就因此晶瑩剔透,白璧無瑕。走過千山萬水,最親的還是窗前的流水、枕前的書。多少個寂寥的雨夜,多少個清麗的雪夜,一本書伴著青燈,讓靈魂沉醉。世間的坎坷和屈辱,被書香沖淡,被一本書溫柔的纖手撫平。書是你的知音、你的燈盞,紅袖添香夜讀書,都是有福之人。囊螢映雪的讀書人,是真正的書癡。那個鑿開厚厚的土墻,偷得鄰家一絲光線來讀書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詩意的小偷吧。當枕前書變成枕前的手機的時候,我們的時代,在少了一絲書香的同時,也少了一縷青蔥的詩意。
窗前的流水、枕前的書,看似平常的事物,卻在我們的生活中一點點流失,成了稀缺資源。我想古人抓住窗前的流水和枕前的書,就抓住了生命內在的詩意。沒有窗前流水,人就感受不到自然的律動;沒有枕前書,人就感受不到文明的博大和浩瀚。窗前的流水,連著天地;枕前書,連著古今。有著天地古今的人生,才將人生無功利的一面,推向美的高潮。
推開心靈的窗戶,看一看窗前的流水吧;關掉手機的電源,睡前翻幾頁枕前的書吧。人生的詩意,要靠自己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小汽車能將我?guī)У竭b遠的名勝之地,但卻無法讓我們真正懂得風景的意義。而懷著一顆詩心,即使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天地的博大、歷史的悠遠、生命的圓滿與純真。懂得了窗前流水枕前書,也是大大的生計事,是人生的正事。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