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
近期,央視“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持續(xù)關注茶產業(yè)給當地百姓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浙江麗水,多年前開始對茶葉種植拉起了史上最嚴的管控防線,轉型的茶企苦苦煎熬了4年。搞綠色、有機,不僅影響茶葉的產量,而且是投入多,回報慢。比如除草,就只能人工,不能打除草劑。
4年的堅守,如今的收獲卻超出想象,不但茶葉優(yōu)質高價,還開發(fā)了農旅綜合體等茶葉全產業(yè)鏈。正是由于綠色發(fā)展理念深入人心,目前,麗水已成為浙江乃至華東地區(qū)的重要生態(tài)屏障,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指數連續(xù)14年居浙江省第一、全國前列;農民收入增幅連續(xù)9年居浙江省第一。
守住一方凈土,也就守住了沉甸甸的“金飯碗”。
而在四川宜賓,五年來宜賓有十多萬農戶以茶致富,目前均已脫貧。一片葉子竟可以圓了十萬農戶的小康夢?宜賓的茶農道出其中的奧秘:沿襲千年的傳統(tǒng)種茶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需要,一場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供給側改革,讓茶農變“股民”,一片葉子成為致富的“金葉子”。
原來川茶集團在2013年出資688萬控股,整合扶貧資金420萬,另由505戶農戶積資210萬元共同建立一個股份制公司,對茶園進行現代化改革,實施科學化、規(guī)?;芾?。茶農很快就嘗到甜頭:通過訂單保護價,收購增收1700多元;茶園二次返利增收2000多元,保底分紅增收近900元,在公司茶園務工增收2000多元,一年下來總共增收了6600多元。
茶農變“股民”只是第一步,緊接著公司進行改革的第二步:產業(yè)融合,把茶產業(yè)、茶文化、旅游三產融合發(fā)展,將茶園打造成為集餐飲、游玩為一體的現代觀光農業(yè),讓茶農進一步實現增收?!肮?股農”的創(chuàng)新模式讓茶農更深地參與到茶園與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中,茶農變成“股民”后,增收的渠道越來越多了。
在未來,茶葉消費將更加深入人心。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fā)布的報告,在新興國家強勁需求帶動下,全球茶葉生產和消費預計今后10年將進一步增長,將為農村創(chuàng)造更多收入。今后10年,世界紅茶產量預計將保持2.2%的年增長率,綠茶產量預計將以7.5%的年增速增長,而茶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就在中國。
報告同時指出,全球對茶葉的需求也受益于一個新的客戶群體。在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產茶大國,年輕的城市消費者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細分客戶,他們不僅樂于花大價錢購買特色茶,也愿意了解這種飲品的更多知識——包括茶的質量、發(fā)源和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貢獻等。因此對于中國的茶企來說,在新發(fā)展理念的指導下,未來十年市場依然是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