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東明
(沈陽天地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00)
建筑工程質量要求的提升,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方式也在進行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單一型框架式施工方式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當前的建筑需要,無論是在建筑的安全性上還是施工進度上,但是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卻將這些問題都規(guī)避了,因此受到建筑施工單位的喜愛,為了能夠更好地在施工工程當中應用該技術,需要對其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從而保證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當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以下三種基本特征:受力特征、剛度特征、抗震特征。首先是受力特征,對于不同的壓力,框架剪力墻結構所發(fā)生的形變也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我們通過彎剪型曲線來表示。其次是剛度特征,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能力和框架結構的受力能力相同時,框架剪力墻的剛度會有所提升。最后就是抗震特征,剪力墻本身的剛度以及框架的剛度都會對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進行設計時,需要依照剪力墻剛度以及框架剛度的比例展開分析。
框架剪力墻結構主要由框架和剪力墻兩個部分組成,與傳統(tǒng)的建筑物結構相比,框架剪力墻底部結構的位移比較小,能夠承受更多的水平力,隨著框架彎曲情況的變化,其變形特征也會有所改變??蚣芗袅Y構上部的位移比較大,具有一定的外側趨勢,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形變會隨著剪切方向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能夠承受水平力和附加水平力兩種。我們可以將框架剪力墻結構看成是獨立與地面垂直的懸臂梁,層間變形特點表現(xiàn)為上大下小。
要想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強對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情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人員可以根據(jù)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特征對其抗震情況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對剪力墻剛度和框架剛度的比例進行設計,最大限度的確??蚣芗袅Y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實現(xiàn)提升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能力的目標。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系統(tǒng)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明確建筑物的抗震等級。
一般情況下,框架剪力墻的基底在總彎度中占有25%的比例,也就是說,當框架剪力墻受力能力與框架結構相等的情況下,應該對建筑物的抗震等級進行明確的劃分。如果框架剪力墻的基底在總彎度中占有70%的比例,那么框架結構所需要承擔的比例為30%。當建筑工程施工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基礎之上確定建筑物的相關抗震構造措施。
①框架節(jié)點應力集中而且顯著,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不利于施人員掌握框架的基本構造,承重能力不均勻,不能提供大空間的房屋,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建筑整體的質量大打折扣;②框架結構的側力剛度小,基本屬于柔性結構框架,如果在強震的作用下,結構會發(fā)生強烈的位移,容易造成非結構性破壞;③框架結構在建設的過程中,鋼筋水泥的用量比較大,構建的總數(shù)也相對較多,需要進行多次吊裝,也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進行接頭,浪費人力和物力資源。同時框架剪力墻結構受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影響較大,因此工期較短。
在鋼筋工程的建設中,鋼筋材料所使用的數(shù)量極多,且種類也比較多樣,比如,一級鋼直徑為6和8mm,三級鋼直徑為12和18mm。其中主要的技術難點是,當鋼筋節(jié)點處在密集的狀態(tài)時,鋼筋在安裝和澆筑時,容易發(fā)生移位的情況,當出現(xiàn)移位的情況,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解決:
4.1.1 固定箍筋框。
鋼筋工程中,根據(jù)實體放樣制作相關的加工定型模具,例如柱筋,可起到對柱筋框進行定位的作用,除此之外,運用豎向或水平的墻體梯格筋對建設過程中的鋼筋位置進行控制,可起到避免鋼筋出現(xiàn)移位現(xiàn)象的發(fā)生。
4.1.2 明確梁柱節(jié)點
在一大型高層建筑中,本身對鋼筋的數(shù)量有一定要求,在此種鋼筋數(shù)量極多的情況之下,便會產生出密集的梁柱節(jié)點,每一個節(jié)點都需要保證準確、有效,為達到這個效果,通常情況下所采用的方法是,應用計算機對現(xiàn)場的鋼筋進行繪圖放樣,然后將其作為模板樣板,并將這份模板的樣板放在施工現(xiàn)場,如此一來,在工程施工中,便可為鋼筋的梁柱節(jié)點建設提供一定指導作用。
4.1.3 樣本引路制度
在施工中,現(xiàn)場會存在不同的工作人員,為有效保證鋼筋工程的精確性和統(tǒng)一性,工作人員便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實體樣板嚴格遵守,從而有效保證工程的效率和工程質量。
在模板工程的設計過程中,所存在的技術難點,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4.2.1 內外側模板設計
模板配板時,需要保持外墻模板的比例比外側模板的比例要短,具體數(shù)值是200~300mm,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模板的準確性,在支模的過程中,必須將澆筑過的墻體作為參照物,外側的模板需要緊緊貼住墻體,除此之外,保護墻體的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在墻體與模板接觸的位置墊海綿,可以有效保證墻體的完整。
4.2.2 固定內側模板
模板澆筑時,內側模板和內側模擬的墻根,大多數(shù)都會出現(xiàn)向內或向外移動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對模板的準確性會存在一定影響,所以,模板的設計者,一般都在模板內側放置短鋼筋頭,來起到控制位置的作用,便能夠保證它的穩(wěn)定性。
4.2.3 墻模與樓板之間的緊密型
在進行澆筑時,漏漿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出現(xiàn)此種情況,整個模板的穩(wěn)定性便會相應的降低,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選擇適量的水泥或者是泥沙,將其填入到有縫隙的地方,便可有效解決[1]。
4.2.4 吊裝墻模板。
墻模的吊裝本身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精確性,所以,一定要在亮光中進行,還需要保證在吊裝時,墻模不會碰到鋼筋,對吊裝的位置要有效進行控制,吊裝的位置關乎到樓板的穩(wěn)定,更關系到施工人員的安全,所以至關重要。
混凝土工程的好壞,關系到框架架力墻體結構的剛度,以及墻體的抗震性能,所以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為有效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格外的重視:
(1)混凝土在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對混凝土的材料進行配置,然后進行調和,材料的比例需要有所控制,若混凝土的調和出現(xiàn)問題,那么便會出現(xiàn)塌落的情況發(fā)生,對人員的安全會產生威脅。
(2)在澆筑時,需要對澆筑的順序格外注意,通常情況下,所采用的方法是退澆筑法和先澆筑法,以及具有一定強度的柱頭混凝土,之后,在一些等級略低的梁板混凝土中,需要對混凝土的質量有所保證,除此之外,在對大截面梁進行澆筑的過程當中,需要運用分層澆筑的方法,然后將每一種配料搗實,能夠起到保證密度的作用。
(3)混凝土工程完成之后,工程設計人員需要結合施工現(xiàn)場的陰濕度,安全專業(yè)的人員進行混凝土的灑水養(yǎng)護,需要保證混凝土表面濕度持續(xù)的時間保持在7h以上。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作為工作人員應該時刻處于清醒狀態(tài),用正確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積極地解決,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施工技術的使用上出現(xiàn)的不足,也應該積極地處理,將框架剪力墻結構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從而促進施工單位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