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瓊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服裝風格的劃分有很多種,按藝術特征及時代劃分,主要包括洛可可、浪漫主義風格、朋克風格、解構主義風格。
1.1 洛可可風格成衣設計中面料再造應用。洛可可服裝集精致、繁復于一身,一定程度上過度的裝飾物遮蓋了服裝本身的外部輪廓,對服裝的結構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洛可可風格服裝特點是柔美、細膩,再造手法擅長運用花朵、貝殼等天然的題材。圖形的創(chuàng)作大多采用無規(guī)則、無定律的不對稱構圖手法,表現(xiàn)了對自由、對無拘無束的追求與渴望。洛可可風格服裝中最為典型的設計突出在其衣袖,袖口制作精致而繁復,以蕾絲花邊作為裝飾,在面料再造上以絲帶、褶皺、手工蝴蝶結等立體再造手法,大量的運用在袖子的造型上,使袖子在廓形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以蜜蜂為靈感來源的時裝秀,除了裙撐以外,大量花朵元素、蕾絲、蝴蝶結荷葉邊及胸衣的使用,使服裝風格趨于洛可可風,服裝中大量仿生立體花的造型運用,服裝整體肌理加強,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服裝的空間美感。褶裥與裙擺上立體花紋的漸變上升相結合,突破創(chuàng)新,使傳統(tǒng)變裙撐的更加有新意。
1.2 浪漫主義風格成衣設計中面料再造應用。浪漫主義風格的服飾,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面料提倡纖維衣料,面料再造則使用手工印染工藝及手工刺繡等民間工藝,崇尚自然。浪漫主義風格的服飾多體現(xiàn)在女性身上,面料上以舒適自然為主,裝飾豐富、奢華有時一件作品中會出現(xiàn)所有的面料裝飾手法,如緞帶、鑲嵌、刺繡、蕾絲、荷葉邊、花蝴蝶等能使用到服裝中的手段都會出現(xiàn),使作品呈現(xiàn)柔和、輕美的浪漫主義風格。浪漫主義服飾強調浮士德感性及動感美,其服飾造型皆精致奇特、局部細節(jié)處理到位、細膩。浪漫主義風格服飾代表設計師當屬約翰加利亞諾。
約翰加利亞諾出品了許多視覺沖擊力強的作品,都完美的詮釋了Dior的奢華復古風格,如有一季“東方蝴蝶夫人”的主題服裝秀,其現(xiàn)代化的設計元素及夸張的藝伎妝容,再加上面料再造的藝術種類,使整體服裝風格趨于怪誕,形成了另類的美,這種美新奇而又獨特、壓抑而又扭曲,夸張的造型結合怪誕的妝容,兩者看似沒有聯(lián)系,但是刺繡、圖案等面料再造的使用將兩者完美融為一體,并賦予了其美的價值意義,形成了這種獨具一格的扭曲美及壓抑美,約翰·加里亞諾本身對于服裝美學就有獨特的見解,在其對面料進行二次加工之后,形成的新的面料形態(tài)使其設計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流行又不失傳統(tǒng)、個性而又充滿美學價值。
1.3 朋克風格成衣設計中面料再造應用。朋克風格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其特征是鮮艷、破碎、簡潔、金屬等,彰顯反叛與特立獨行的特殊風格,是一種與主流對應的非主流文化。在現(xiàn)代成衣設計中,朋克風格的成衣主要通過捆綁及面料上的透視來體現(xiàn)女性的性感與美。朋克風格的成衣以突兀的沖突為美,在款式、色彩及其圖案的表達上尤其特有的風格,皆與主流相對,不受規(guī)矩及條條框框的約束,具有一種特殊的、爆發(fā)的美感。朋克風格的成衣中,面料再造的手法歸納起來大致為:酸洗、撕扯、鑲釘、褶皺、破洞、涂鴉、水洗、特殊印染等。面料主要以破為美,現(xiàn)今朋克成衣有著越來越高的關注度,且越來越受大眾追捧。
直到Vivienne Westwood(微微安·維斯特伍德)的出現(xiàn),才真正把朋克定形為一種服裝風格,是她將這種街頭服飾挖掘,將其作為一種服裝的風格而設計,早期作品講究裁剪與面料的運用,如波浪的裙子、荷葉滾邊等。直到九十年代其開始不規(guī)則剪裁、夸張繁復的結構設計以及無里頭的搭配方式,形成了她獨特的個人風格。她熱衷于對面料的改造,羽毛、打孔、釘珠、馬鬃、骷髏頭、輪胎 等皆是其善用的面料再造手法。
1.4 解構主義風格成衣設計中面料再造應用。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興起于法國,最早被應用是在建筑行業(yè),是年輕一代設計師的大膽嘗試而形成的一種風格。解構主義的出現(xiàn),打破了原來的設計構成,并對其重組,形成新的更為合理的秩序。解構主義的風格服裝看起來隨意、凌亂不堪、毫無章法可循,其實深入分析后,實質卻是有著內在的結構關系的,解構主義服裝在造型創(chuàng)意上充滿了人文情懷及禪宗哲思,而面料再造上的應用也相對較為考究,其再造手法多為拼接、組合、分割、斷裂,經(jīng)過這些再造使服裝在結構上形成矛盾沖突,看似古怪,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思想。
解構主義風格的代表當屬川久保玲,川久保玲的設計將解構主義進行到了極致,與西方解構主義背道而行的創(chuàng)意設計,其作品風格整體趨于對傳統(tǒng)的顛覆,在東方審美的理念下尋求個性化解放,強調寬松的造型,以服裝的適體性加以塑形。面料的使用上,受日本傳統(tǒng)文化影響,擅于運用填充、拼接、不均齊、撕裂和破洞,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川久保玲服裝風格,在眾多服裝設計師中脫穎而出。
成衣設計中的面料再造手法對成衣風格有著巨大的影響,成衣設計與面料是相輔相成的,二者早已被統(tǒng)一為一體。面料再造的創(chuàng)新使用左右著服裝風格的形成,因此面料再造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現(xiàn)今的成衣設計來說,除了利用高科技所研制新型面料外,對面料本身原材料的研究也是不容小覷的,不能依賴于高科技。現(xiàn)在的我們能總結到的面料再造手法已經(jīng)足夠我們進行探索的了,例如褶皺、填充、堆積、切口等。這些再造手法每次量與度的不同,設計出來的再造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做的就是得經(jīng)歷漫長的過程進行實驗、探索。成衣設計中的面料再造代表著設計師的審美準則,一定程度上還代表著國際潮流的發(fā)展方向。獨特性及原創(chuàng)性必將是未來成衣發(fā)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