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君
(廣西嘉華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廣西桂林 541001)
如今,建筑高度與體量都在不斷擴大,這雖然豐富了建筑使用功能,節(jié)省了占地,但施工技術更加復雜,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其施工質量直接決定項目整體質量,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某建筑項目場區(qū)呈梯形,規(guī)劃用地約3萬m2,項目主體為:1號樓地上16層~地上23層居民樓;2號樓與3號樓地上30層居民樓;4號樓、5號樓與6號樓地上16層居民樓。項目總建筑面積為7.5萬m2。建筑基礎采用筏板基礎,其中5號樓與6號樓采用獨立式筏板基礎,1號樓~4號設1層地下室,其底板頂部設計標高為-4.00m,墊層厚度為100mm?,F圍繞本項目實際情況,對其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作如下分析。
2.1.1場外運輸
由容量為15m2的罐車完成,每輛罐車實際運輸時間應控制1h以內,各泵送機組和運輸車的時間間隔應控制在30min以內,同時從出機到入模的總時間應在90min以內,如果現場發(fā)生特殊情況,則應由管理人員及時通知,對發(fā)車頻率進行適當調整[1]。
2.1.2場內運輸
場內運輸采用泵送的方法進行。
(1)泵送設備
筏板混凝土由泵送布料;框架柱以泵送布料為主,對于泵車難以到達的部位,可使用車載泵泵送,并由布料機進行布料。泵管的管徑為125mm。泵送時現場的塔吊必須予以全程配合,確保泵送順利完成。
(2)泵管鋪設
泵管不能將預埋件、鋼筋和模板作為支撐,同時要滿足以下規(guī)定:對于水平管,按1.5m的間距使用臺墊及支架進行固定,為管道的拆裝與清洗創(chuàng)造便利。為防止泵管發(fā)生振動對底部模板與鋼筋造成影響,使其移位,需在鋼管架上設置泵管,并在鋼管表面鋪設鋼跳板,成為施工的工作面,待澆筑完成后將管取出[2]。
(3)泵送要求
泵送過程中,支腿應完全伸出,同時插緊安全銷;泵機啟動后,先潤泵;現場混凝土供應必須滿足連續(xù)工作要求;混凝土輸送管線必須保持平直,轉彎處要緩,管接頭保持嚴密;開始泵送前,先泵送配合比完全相同的水泥砂漿;正式泵送時,泵機應處于勻速、緩慢的狀態(tài),逐漸加快速度。與此同時,對泵機壓力與各系統(tǒng)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觀察,確認所有系統(tǒng)都能正常運轉后,以正常的速度持續(xù)泵送;泵送必須持續(xù)進行,若因故中斷,則當超過2h后預留施工縫;在泵送的過程中,活塞應開到最大行程;如果輸送管堵塞,則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時排除:重復進行正泵與反泵,在重新攪拌以后進行泵送。使用小錘進行敲擊,確定堵塞的具體位置,擊碎混凝土以后進行正泵,以排除堵塞。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排除堵塞,則在卸壓以后,要拆除堵塞的管道,疏通后接管;在向下泵送過程中,需要打開氣閥,在下段有壓力后,關閉氣閥;泵送即將完成時,對待泵送混凝土量進行準確計算,同時向攪拌處報告;對于泵送時產生的廢料,應按照要求進行處理;在泵送完成以后,對泵機與管道進行清理[3]。
2.2.1工藝流程
澆筑前進行自檢與隱蔽驗收→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正式澆筑施工→振搗→收面→溫度控制與養(yǎng)護→拆模。
2.2.2澆筑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采用斜面分層的方法進行施工,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平行推進,在豎向方向應連續(xù)澆筑,避免留設施工縫。澆筑施工的分層厚度在300~500mm范圍內,按不超過1:6的坡度進行斜面推進。
在施工至吊模后,應小心謹慎的操作,避免混凝土從泵管當中直接流出對模板造成沖擊,現場用鐵鍬進行布料,以免模板受到較大沖擊;在振搗的過程中也應做到嚴格和謹慎,嚴格掌握振搗的時間,避免過振與模板偏位。施工中安排專人進行觀察,如果出現偏位要及時處理,使?jié)仓Ч梢赃_到預期。
在澆筑過程中,按水平方向進行推進,確保泌水層產生于相同方向上,并在端部集中,最后利用泵機將水抽走[4]。
2.2.3振搗
(1)采用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振搗棒進行振搗,一般部位采用大振搗棒進行振搗,而在鋼筋分布較為密集的部位采用小振搗棒進行振搗。
(2)施工中,將振搗棒布置成三道:在出料點布置第一道,確?;炷量梢孕纬勺匀黄露?;在坡腳布置第二道,使混凝土的下部能夠達到密實;在斜面的中部布置第三道。振搗時必須嚴格控制插入深度、時間和移動距離。
現場的振搗應由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負責,嚴格按照規(guī)程操作,垂直向上和向下,快速插入、緩慢拔出,插入點的布置應均勻,不能有遺漏;振搗時上下勻速抽動,相鄰兩個澆筑層應扣搭;嚴格掌握振搗的時間,保證振搗質量和密實性。當混凝土的表面停止產生氣泡,且有灰漿泛出時即可停止振搗[5]。
(3)振搗時注意以下要點:對上一層進行振搗時,需要插入下一層約50mm,且振搗棒不能將結構鋼筋作為支撐,防止和溫度測量元件及模板等發(fā)生碰撞。
2.2.4泵送要求
泵機啟動后,先潤泵;現場混凝土供應必須滿足連續(xù)工作要求;混凝土輸送管線必須保持平直,轉彎處要緩,管接頭保持嚴密;開始泵送前,先泵送配合比完全相同的水泥砂漿;正式泵送時,泵機應處于勻速、緩慢的狀態(tài),逐漸加快速度。與此同時,對泵機壓力與各系統(tǒng)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觀察,確認所有系統(tǒng)都能正常運轉后,以正常的速度持續(xù)泵送;泵送必須持續(xù)進行,若因故中斷,則當超過2h后預留施工縫;在泵送的過程中,活塞應開到最大行程。
(1)澆筑與振搗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覆蓋養(yǎng)護,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防止裂縫與脫水。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在養(yǎng)護的過程中做好保溫與保濕。
(2)采用塑料薄膜為養(yǎng)生中的保溫保濕材料,做好溫度測量,隨時掌握混凝土內外部溫差。當溫差達到20℃時,應增大溫度測量頻率;當溫差達到23℃時,應采用額外的控制措施。在覆蓋的過程中,塑料膜搭接重疊寬度應達到5cm,相鄰兩塊棉墊間也應有至少10cm的重疊。
(3)一般情況下的養(yǎng)護時間應達到14d以上。采用塑料薄膜進行養(yǎng)護時,應全面覆蓋,在夏季施工時,隔2h灑一次水,灑水持續(xù)7d,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在冬季施工時,應采用蓄熱法,分別覆蓋塑料膜與棉墊,由自身熱量養(yǎng)護。此外,當有特殊要求時,可采用引氣劑等進行處理[6]。
(4)模板與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溫需要在達到以下情況時拆除:混凝土內外部溫差在20℃以內;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設計值50%;混凝土自然冷卻至5℃。在拆模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支設模板的相反順序的進行,不可蠻力拆卸,否則將使成型的混凝土受損。在完成拆模后,需對混凝土進行覆蓋,使其自然冷卻,如果養(yǎng)護時間不足14d,則要進行灑水養(yǎng)護。
截至目前,本工程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已順利完成,混凝土各項指標、質量、外觀均達到預期要求,經檢查未發(fā)現裂縫,說明上述施工技術合理可行,取得了良好成效,可為其它類似工程建設提供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