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燈光下,28歲的山東小伙李壽升有條不紊地畫圖、雕刻、涂石膏、打磨、粘接、上色,儼然手藝嫻熟的老藝人,很快,大到等比縮小的老濟南火車站、山西李家村、職工宿舍樓,小到一輛獨輪手推車、大學宿舍的洗刷間、商鋪的門坊,僅僅憑借一些老照片或者現(xiàn)場資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微縮版情景模型在他手中“復活”。
這就是情景模型師做的工作———將你印象和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或者物件,通過模型再現(xiàn)的方式保留起來,長久地擁有對那個情景的回憶。通過這種“專屬定制”的方式,李壽升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工作室,淘到了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一桶金。
玩出來的工作室
李壽升1989年出生于山東德州市陵城區(qū)梅鎮(zhèn)前李村,大學時讀的是山東藝術(shù)學院戲劇影視美術(shù)設計系。大二時,他選修了一門名為“場景還原”的課程,講的是立體造型仿真藝術(shù),通過濃縮歷史或者當下某一瞬間的真實場景,把觀眾帶到身臨其境的遐想中。這門藝術(shù)應用非常廣泛,從游戲中場景的還原、影視特效場面的還原到博物館中特定歷史人物的場景再現(xiàn)、古建筑還原,情景模型師都大有用武之地。
盡管這門課程僅開了兩周時間,卻給李壽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覺得自己有做這一行的天賦,因為他從小就接觸過手藝活方面的熏陶。李壽升的父親李大林是個有能耐的木匠,家中的所有家具都是父親一人打制,耳濡目染之下,李壽升也學著自己制作過家具模型?!皥鼍斑€原”的課程大大打開了他對手藝認識的視野和邊界,結(jié)課時,老師布置了一項情景模型還原的作業(yè),李壽升覺得顯露自己手藝的機會來了。
周末,他一大早爬起來,一邊刷著牙,一邊想著做什么場景比較好,圖書館?校園操場、教室?好像都缺少一點豐富的個人色彩和記憶。他放下牙刷的那一刻,突然看到宿舍洗刷間的這個角落,不那么整潔的洗臉臺、斜穿一角的晾衣繩掛著兩條毛巾、洗臉臺下面是泡著的幾盆臟衣服……這是典型的男生宿舍生活的一個折射,李壽升一看樂了,就做它!
做情景模型跟蓋房子差不多,首先要設計出圖紙,確定比例尺,構(gòu)劃出一個比例合理的平面圖和相關(guān)的三維視圖,為下一步模型的制作打好基礎(chǔ)。然后根據(jù)平面圖建起模型的大體框架,一步步細化結(jié)構(gòu)和空間。最后是進行固化處理,分層著色,添加人物和生活道具。與蓋房子不同的是,情景模型大多用苯板和顏料創(chuàng)作,房子是木板做的,墻是用硬紙片制成,房子里的人和物件,多用橡皮泥捏就。
細節(jié)決定成敗,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細致和耐心。《大學宿舍的洗刷間》這部作品花了李壽升足足一個星期。但功夫沒有白費,他制作的模型因其逼真的效果大獲授課老師的贊揚,也定格下大學生活的美好記憶。
盡管課程結(jié)束了,但李壽升卻玩上了癮。他在學習之余繼續(xù)制作一些記憶里的情景模型。小時候,他認為灶臺是個很神奇的地方,伴隨著母親點火添柴,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就完成了,完成《灶臺》這個模型后,李壽升腦海里回憶的還是家里飯菜的那種醇香。作品《老家》是李壽升憑著對老家的記憶,以1:30的比例制作完成,以此來表達他對老家的思念。
大學畢業(yè)后,他變成了同班60個同學中的“另類”。不少同學去橫店跟劇組,月收入上萬元,甚至更多,而他卻覺得那樣忙亂的日子不適合自己。準備了差不多一年后,他在山東濟南市無影山北路上租了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民房,掛上了“手功意工作室”的牌子。這里遠離城市鬧市區(qū),沒有家電,甚至省去了冬天最基本的取暖火爐,自制的榆木工作臺就擺放在院子中央,一側(cè)的院墻立著滿滿當當?shù)墓ぞ呒?,兩間房子里堆滿了雕刻機、塑料泡沫等機器原料。條件簡陋至極,李壽升卻毫不在乎,只為圖這里的“便利和安靜”。
為時代留下一抹值得珍視的記憶
剛畢業(yè)時沒有多少錢,為了湊夠費用購買原料、工具和機器,李壽升就接一些白天去兒童話劇院做舞臺道具的活兒,“養(yǎng)活”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
事實上,對耐心和細致的高要求只是情景模型制作的一個基礎(chǔ)條件,如何將其特有的故事以情景模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注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以及情懷,才是真正考驗藝術(shù)家水準的地方。李壽升并不缺這些,他的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都是一路玩出來的。他把旅行當作采風,古鎮(zhèn)、小巷、深山里的古村落……很多地方留下他的腳印。
《青島基督教堂》是他去青島玩的時候找到的,《濟南老宿舍》是他在濟南逛街玩的時候找到的,《李家山》也是去玩的時候看到的。在山西磧口鎮(zhèn)寫生期間,李壽升無意中踏入李家村,便被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窯洞民居所震撼,這種大自然和人類建筑完美結(jié)合的壯觀景象令他無比癡迷。腦中不知構(gòu)了多少遍圖,草稿不知修改了多少遍,兩年后,李壽升終于開始著手制作,細細雕琢,4個月后,作品出爐,這也是他迄今為止最為滿意的作品。
李壽升最珍視的是為老家創(chuàng)作的系列,有德州民居、海草房以及他老家魯西北地區(qū)的房屋場景模型。海草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態(tài)民居之一。據(jù)考證,海草房形成于秦漢,繁榮于明清,以其簡易實用,冬暖夏涼,廣為沿海百姓采用。以石為墻,海草做頂,外形古樸厚拙,極富美感?,F(xiàn)多分布于山東省威海、煙臺等沿海地區(qū)。《德州民居》是李壽升的家鄉(xiāng)德州民居的復制和復原,那里有奶奶住過的房子,每當他想奶奶的時候,就會看看這件作品,然后又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很多傳統(tǒng)民俗民居在逐漸走向衰敗和消亡,能夠用情景模型還原這門手藝、記載時代的變遷,為時代的發(fā)展留下一抹值得珍視的記憶,李壽升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用創(chuàng)意和匠心定制專屬情景
對于每天能工作16個小時的李壽升來說,一件小的作品可能只需要幾天就能搞定,而大幅作品,則需要一個月甚至更多。日子在一筆一畫的雕琢中悄悄溜走,李壽升從未感覺到孤獨,每時每刻與自己的作品對話,在他看來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2015年,李壽升在濰坊、濟南舉辦了個人作品展,一時爆紅網(wǎng)絡,很多觀眾看到這些逼真的模型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跟他分享自己過去的生活場景和成長故事。2017年元宵節(jié)期間,李壽升的手功意模型再次在印象濟南·泉世界七十二工坊展出。這些作品的材料是苯板、顏料、木板、紙片、橡皮泥等,材質(zhì)沒什么可詳說的,令大家驚嘆的是這份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作者要表達的人文風貌及內(nèi)在精神。這種以小見大的藝術(shù)手法,給人們帶來了新奇的體驗。
目前,李壽升已創(chuàng)作了30多個系列的情景模型,其中大部分已被民俗文化愛好者買走。小件的幾百元,大件的上千元,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初步盈利。如今,李壽升又多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開始借助微信公號讓更多人知曉這門手藝。
現(xiàn)在,也有不少人通過微信找到工作室,希望定制一些自己專屬的模型。2017年4月,一位快要結(jié)婚的女孩給李壽升發(fā)來照片和場景的描寫,希望工作室能夠制作出她和男朋友初戀相遇時的情景,作為彼此紀念的禮物。還有一些80后青年下單定制自己爺爺奶奶住過的舊居模型,送給移居城市的家里老人,讓他們有個念想。只要發(fā)來數(shù)據(jù)與資料,李壽升就能為他們設計圖紙,通過專屬定制留住過去的記憶,也能收藏現(xiàn)在,把現(xiàn)在生活的地方、寶貴的物件,通過模型再現(xiàn)的方式保留起來。李壽升甚至把模型制作成適合家庭用的工藝擺件,這門手藝多了一副親民、實用的面孔。
2017年3月,李壽升受邀赴北京一家藝術(shù)類學院擔任模型制作的指導老師,給臺下比自己更年輕的95后講授手藝活兒的樂趣。外地也有不少感興趣的年輕人輾轉(zhuǎn)打聽,專程來到手功意工作室,只為親身感受一下手工制作的氛圍。因此,2017年李壽升的工作室又開拓了一個新項目:情景模型制作體驗營。通過線上和線下課程的輔導,讓喜愛情景模型的朋友也能夠自己動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