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BBC新聞》(BBCNEWS)2016- 11- 17報道,慢性疼痛除了使患者的身體長期承受疼痛之外,思考速度、情緒和記憶都會受到影響。而且研究發(fā)現,慢性疼痛會加速腦部老化,對大腦的影響即使疼痛停止后仍會持續(xù),增加了罹患憂郁癥、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針對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及老鼠進行研究,例如長期背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病患(六個月以上),發(fā)現慢性疼痛患者腦部的海馬回(Hippocampus)及大腦灰質會縮小。
慢性疼痛造成大腦灰質層每年縮小量多達11%,比起健康狀況下約0.5%要高出許多。而海馬體在腦中是負責學習與記憶,也就是說,長期的慢性疼痛會加速老化,并影響學習與控制情緒的能力。
動物實驗發(fā)現,患有慢性疼痛的實驗鼠,腦中海馬回不容易生長新的神經連結,在與情緒有關的記憶測試中會較為困難,比起對照組也明顯較為焦慮。在一般情況下,人類與老鼠的海馬回可以產生新的神經連結,在生活中持續(xù)學習新知識與技能。當海馬回無法順利制造新的神經連結時,智力表現就會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發(fā)現除了海馬回,另一個在腦部會受到影響的是杏仁核(Amygdala),杏仁核對控制恐懼的情緒相當重要,這也是慢性疼痛患者容易出現憂郁癥的原因之一。
至于為什么慢性疼痛會導致灰質層縮小呢?可能的原因是當慢性疼痛持續(xù)時,腦部的神經細胞處于異常高負擔的狀態(tài),也就比較不容易與其它細胞產生新的連結,而且如果疼痛持續(xù),治療效果也會因腦部區(qū)域改變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