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哲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建筑類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國的新一代的建筑物慢慢開始由傳統(tǒng)的土木結構演變?yōu)榛炷两Y構,特別是在城市里,一般都是以混凝土作為城市建筑的基本材料?;炷两ㄖ谖覈诙潭痰膸资昀锱畈l(fā)展,自然有它獨特的優(yōu)點,但是,混凝土的使用卻需要施工人員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比如,對混凝土的澆搗來說,看似簡單的工作人們在工作時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誤區(qū)或通病,這些錯誤往往會影響后期的混凝土建筑的質量,所以,加強對這方面的研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每一次的澆筑的高度,只有澆筑的高度合適才能達到澆筑的質量與澆筑的效率的最大化。就以柱子的澆筑來說,一般在柱子的高度低于3m、柱面的橫截面積1600cm2、柱子里面沒有交叉的箍筋的時候,混凝土的澆筑可以采取從澆筑模型頂端直接進行澆筑,但是,當柱子的高度高于3m的時候必須就采用分段進行澆筑的方法,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往往有很多施工單位忽略了建筑物的不同的高度與不同的橫截面積對澆筑的高度的要求,他們在施工過程中不管澆灌的柱面有多高,柱面的橫截面積有多大,他們一直采用的都是一次性澆筑的方法,這種方法往往導致在后期建筑物會出現(xiàn)有斷面和出現(xiàn)裂縫的情況,這樣往往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工程質量。
每一個建筑物根據(jù)不同的需求往往會在澆筑部位填充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有的是起到前期的一個固定作用,有的則是為了使得建筑物更加結實。例如,一般在澆筑柱面的時候會填充一些鋼筋和箍筋(分別起到加固和固定的作用)。這些不同的填充物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對澆筑的工作要求也不同。例如在澆筑橫截面積小于1600cm2、沒有斷面、填充有交叉的箍筋時候就應該在模子的側面設置斜溜槽,斜溜槽的設置是為了在后面的澆筑過程的方便(可以從斜溜槽進行加料)。很多的施工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斜溜槽的設置,一方面是他們?yōu)榱耸r間放棄分段澆筑,所以沒有留下斜溜槽的這個必要,還有的就是在前期的工作過程中忽視了設置。
為了混凝土能夠更好的結合,一般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要在柱子的底部填5~10cm左右的水泥砂漿。有的施工單位直接進行澆筑,而有的施工單位雖然進行了對柱子的底部填充,但是在填充的過程中材料利用不符合填充的要求,一般較為合理的搭配是砂漿與水泥漿的成分各占一半;一般來說,不同的澆筑高度對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水量要求不同,這種影響在澆筑一些橫截面較小而柱子高度又比較高的柱子時比較常見,在澆筑的過程中,由于重力的影響,柱內就會聚積大量漿水造成混凝土不均,所以在澆筑一定高度之后,應該適當減少混凝土當中水的使用量,有的施工單位制定了相關的規(guī)定,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沒有落實到位。
我們這里所說的面分層法一般是按照工作的先后順序進行分層的。使用面分層法的時候我們一般將澆筑目標分為模板層、未澆混凝土層、已澆混凝土層三個層(工程的進度情況分類),在分層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我們根據(jù)不同的層采取不同的施工了,一般來說以短邊處開展?jié)仓ぷ髯罴?,在進行澆筑工作的時候要嚴格按照分層的情況依次進行澆筑工作,千萬不能逆層次澆筑或混亂層次澆筑,一般情況下,要求在澆筑第二層混凝土的時候要求之前澆筑的一層混凝土不能干,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之間的有效對接,所以一定要做到逐層澆注直到所有的層次都完成澆筑工作,同時要做的即使?jié)仓?。較小面積的澆筑工作較為適用這種分層澆筑的澆筑方法。
單純的分層澆筑法在澆筑橫截面積較小,柱面相對比較高的建筑物的時候特別適用,但是在面對一些澆筑面積比較大但是厚度卻比較小的結構的時候就不合適了。所以在面對澆筑面積比較大、厚度卻比較小的結構的時候我們一般可以采用分段分層的方法進行澆筑工作。這種澆筑方法在具體澆筑的過程中有嚴格的要求,澆筑時要求從底層開始,澆筑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澆筑第二層然后在折返回去,依次重復這樣的澆筑工作。這種澆筑方法在使用的時候要把澆筑的目標分成多個澆筑層,一般從結構的底部進行澆筑,當然,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從哪里開始澆筑,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用從兩端向中間澆筑的澆筑方法。
混凝土在各類建筑當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混凝土對于現(xiàn)代的建筑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在混凝土的澆搗過程中我們常??梢钥吹揭恍┎灰?guī)范的操作,這些不規(guī)范的操作往往會對后期混凝土建筑的質量產生影響,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加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