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峰,張惠珍
(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 麻醉科,內蒙古 包頭 014040)
無痛胃腸鏡是臨床開展內科診治的一項重要醫(yī)療檢查技術,其應用安全性以及患者舒適感優(yōu)于普通胃腸鏡,改變了傳統(tǒng)檢查存在的缺陷。但是大部分高齡患者由于自身臟器功能衰退,對麻醉和診療操作的耐受性較低,需要臨床合理選擇麻醉藥物,確保麻醉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無痛胃腸鏡麻醉的臨床效果。
隨機抽選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間收治的80例無痛胃腸鏡診療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53-77歲,平均(65.4±3.2)歲;體重49-67kg,平均(53.7±2.9)kg;ASA分級I-II級。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40例,兩組年齡、性別、體重、ASA分級等基線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采用咽喉表面麻醉,經(jīng)鼻置入導管給氧,經(jīng)右臂注射阿托品,給藥量為0.25-0.5mg,緩慢推注。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靜注芬太尼,給藥量為1μg/kg;實驗組則給予右美托咪定(恒瑞-艾貝寧),給藥量為0.05mg/kg,經(jīng)靜脈注射。用藥后等待患者肌肉松弛,確認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可進鏡開展診療操作。
于T1(給藥前)、T2(給藥后5min)對比兩組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指標,記錄兩組患者復蘇后疼痛程度(VAS 評分)和可喚醒時間,統(tǒng)計惡心嘔吐以及體動等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對比兩組輔助呼吸率。
本次研究結果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均錄入SPSS 22.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進行獨立樣本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時判定組內或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顯著性。
T1時點對照組MAP、HR、SpO2分別(94.31±5.35)mmHg、(73.29±10.31)次 /min、(97.33±0.15)%,(94.28±6.17)mmHg、(72.77±10.64) 次 /min、(97.24±0.38)%,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314、0.912、0.455,P=0.167、0.500、0.374); 實 驗 組T2時 點 的 MAP、HR、SpO2分 別 為 (84.22±6.41)mmHg、(64.92±10.57)次 /min、(96.95±2.24)%, 較對照組的(90.43±8.25)mmHg、(78.81±10.49)次/min、(92.60±2.71)%更優(yōu),獨立樣本t檢驗提示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 (t=8.196、10.281、8.270,P=0.011、0.000、0.011)。
對照組丙泊酚用量、VAS評分、可喚醒時間分別 為 (135.7±16.6)mg、(3.71±0.24)分、(8.9±1.3)min,實驗組丙泊酚用量、VAS評分、可喚醒時間分別為(133.7±17.5)mg、(2.20±0.31)分、(5.3±1.8)min。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VAS評分更優(yōu),可喚醒時間更短,獨立樣本t檢驗提示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t=6.331、9.432,P=0.017、0.005);兩組丙泊酚用量無顯著差異(t=0.944,P=0.219)。
對照組中惡心嘔吐4例,體動3例,輔助呼吸7例,實驗組中惡心嘔吐0例,體動1例,輔助呼吸0例,卡方檢驗提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輔助呼吸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t=5.000、7.671,P=0.028、0.006)。
常規(guī)胃腸鏡檢查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精神壓力,致使患者出現(xiàn)緊張恐懼心理,應激反應增強,尤其是胃腸鏡置入胃腸道時導致嚴重的惡心嘔吐甚至腹部絞痛感[3]。同時,一些耐受力不佳的患者依從性和配合度較低,可能影響診治工作的順利進行。隨著現(xiàn)代麻醉技術以及臨床麻醉藥物的持續(xù)革新與發(fā)展,無痛胃腸鏡檢查技術改善了常規(guī)胃腸鏡檢查的弊端,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麻醉藥物來抑制人體中樞感覺區(qū)域,以此來降低患者應激反應和診療操作難度,增強患者耐受性,確保胃腸鏡操作順利完成[4]。
右美托咪定是新型腎上腺素α受體激動藥物,具有高選擇性,其通過對腦干藍斑區(qū)α2-A腎上腺素受體、脊髓部位α2-C腎上腺素受體產(chǎn)生直接作用來發(fā)揮抗焦慮/鎮(zhèn)靜催眠、鎮(zhèn)痛效應[5-6]。與此同時,右美托咪定作用于α2-腎上腺素受體后導致藍斑區(qū)點燃受抑,進而對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產(chǎn)生抑制,阻斷交感神經(jīng)傳導,交感神經(jīng)活性明顯削弱,患者應激反應隨之減少[7-8]。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靜注麻醉后,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抑情況明顯優(yōu)于靜注芬太尼的對照組,給藥后實驗組呼吸穩(wěn)定性更佳、可喚醒時間更短(P<0.05);麻醉復蘇后實驗組患者VAS評分更低,惡心嘔吐、體動發(fā)生率和輔助呼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確切,安全可靠,尤其適用于高齡胃腸鏡檢查患者。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是臨床開展無痛胃鏡診療的常用麻醉藥物,其麻醉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少,還可降低麻醉藥物用量,更有利于無痛胃鏡診療工作順利完成。
[1] 張紅波,彭樂鋒,樊雄,等.不同劑量艾司洛爾在無痛胃腸鏡鎮(zhèn)靜麻醉及麻醉復蘇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12):1602-1604.
[2] 劉俊國.丙泊酚靜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23):69-70.
[3] 是陽,吳淦,李梅,等.鹽酸右美托咪定復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無痛胃鏡中的效果[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9):3376-3378.
[4] 付山,袁磊,張宇峰,等.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混合液持續(xù)泵注在無痛胃腸鏡麻醉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22):4325-4328.
[5] 潘永英,雷東旭,陳柳妹,等.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復合異丙酚用于小兒胃鏡檢查術的麻醉效果比較[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3,13(6):759-761.
[6] 李歡,榮加.右美托咪定與丙泊酚在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及危險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7,29(05):97-100+109.
[7] 漆升.右美托咪定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12):186-187.
[8] 任玲玲,王昌雄,范慶姿,等.右美托咪定用于無痛胃鏡的鎮(zhèn)靜臨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7):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