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敏 張嘉寧
目前,花椒多采用種子繁育苗木,但繁育的苗木往往樹體抗逆性較差,花椒流膠病普遍發(fā)生,植株表現(xiàn)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花椒生產的經濟效益。據在渭南市華州區(qū)高塘鎮(zhèn)的實地調查,采用嫁接苗建園的椒園,樹體抗逆性較強,流膠病發(fā)生較輕,園貌整齊,畝增產15%~20%,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因此,采用嫁接苗建園是花椒栽培的有益可行的有效途徑。
據調查,渭南市當地的枸椒 (當地人稱野椒、老椒)生長健壯,抗旱性、抗逆性強,很少出現(xiàn)流膠病,適于用作花椒嫁接的砧木。
生產中,于8月中下旬至9月底,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的枸椒樹作為采種母本樹,采集充分成熟的枸椒。將采集的枸椒攤在通風干燥的室內讓其自然陰干 (切忌在水泥地板上進行暴曬),待果皮裂口落出種子后,收集種子,將種子裝入透氣的布袋或蛇皮帶中,放置于陰涼、通風、干燥處備用。
花椒種子的表面有一層油脂,若不對其進行處理,播種后很難出苗。根據生產中的成功經驗,花椒種子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的堿水中進行浸泡,浸泡過程中進行攪拌,并用手反復搓洗,以便去掉種子表層的油脂,一般浸泡24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用2%高錳酸鉀拌種消毒。
生產中,提倡秋季播種,可以省去花椒種子的層積處理,簡單實用,果農易掌握,便于推廣。
進入10月份,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墑情較好的地塊作為苗圃地;每畝撒施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2 000~3 000 kg,同時施入過磷酸鈣2 00 kg左右;然后深翻,打碎土塊,精細整地,按畦距160 cm左右修筑畦壟。播種時,每畦4行,采用寬窄行進行開溝,中間行距50 cm左右(方便嫁接),兩邊行距30 cm左右。土壤墑情好時,可直接播種;若土壤墑情較差時,可在小溝內用水壺順溝澆小水,待水完全下滲后再播種。具體操作時,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用腳順溝踩實后覆蓋細土3 cm左右即可。播種完成后,用農作物秸稈等覆蓋地面,以減少土壤地表水分蒸發(fā),保持土壤濕度。入冬后至來年種子發(fā)芽前,及時檢查土壤墑情,若發(fā)現(xiàn)土壤墑情較差時,應及時向覆蓋物上噴水,保持土壤墑情,以利于種子萌發(fā)。春季出苗時,及時除去覆蓋物。
幼苗出土后,當其長到有3~4片真葉時,按苗距3~5 cm左右進行疏苗;疏出的幼苗,可另選地塊進行栽植。幼苗長到10 cm左右時,按株距5~10 cm左右進行定苗。定苗時間除的幼苗,僅保留頂部2~3片葉進行異地栽植。
定苗后,應加強幼苗的管理和撫育。根據幼苗的生長狀況及時進行澆水、中耕、除草,防止病蟲危害幼苗生長。當幼苗長到苗高60 cm左右時,除去苗高30 cm部位的幼刺,保持有15 cm左右的光滑帶,以便進行苗木嫁接。當砧木苗嫁接部位的粗度達到0.5 cm時,即可進行生長季嫁接。
選用枸椒作砧木時,可嫁接大紅袍、獅子頭、黃蓋、無刺花椒等品種。
5.1 接穗選擇、采集與保存 選擇的接穗是否優(yōu)良,關系到園內植株以后能否整齊健壯、維持高產穩(wěn)產,故而應高度重視。
生產中,花椒成熟時,在進入盛果期結果的花椒園中選擇生長健壯、單序椒粒多、椒粒大而飽滿、粒色鮮艷的花椒樹作為接穗采集母樹;同時,對所選定的植株進行定位標記,以便準確無誤采集優(yōu)良接穗。
接穗采集時,應在標記選定的植株上,采集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條作為嫁接用的接穗。用于春季嫁接的接穗,可結合冬季修剪進行采集。采集后用濕沙進行掩埋保存。生產中,最好在開春后,花椒樹發(fā)芽前進行接穗采集,此時采集接穗,保存時間較短,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保存接穗時,可選背陰處挖一深50 cm左右、寬100 cm左右,長度根據接穗多少而定的溝;先在溝底鋪一層20 cm左右的濕沙 (濕沙的標準為“手握成團,稍觸即散”),然后在上面平放一層接穗,再在接穗上面撒一層濕沙,以完全蓋住接穗為宜,以此類推,埋至距地面10 cm左右處,用濕沙填至與地面平齊,最后在上面蓋一層潮濕秸稈。
生長季節(jié)嫁接所用的接穗,最好隨采隨用。接穗采集后,立即除去葉片,盡最大程度保持接穗的新鮮度。去掉葉片的接穗,可用濕麻袋等物包裹進行運輸。接穗保存時,選擇背陰處挖深30 cm左右、寬50 cm左右的坑,并在坑內澆水,待水滲完后,將接穗放入坑內,用濕麻袋或棉被等物將坑蓋住;適當向覆蓋物灑水,保持覆蓋物處于潮濕狀態(tài)即可,此法可使接穗保鮮3~5天。田間嫁接時,將接穗用濕布纏裹,切忌暴曬或長時間浸沒于水中。
5.2 嫁接部位 根據生產中的成功經驗,嫁接部位選在距地面30 cm左右處適宜,可提高花椒的抗逆性,減少花椒流膠病。
5.3 嫁接方法 春季嫁接的最佳時期為部分砧木葉芽萌動時。
1)舌接。將砧木在距地面30 cm處剪斷,然后用嫁接刀向上削一3 cm左右的平滑斜面,斜面要求從砧木的一側斜向另一側邊緣,再在斜面上部1/3處向下垂直切一深約1 cm的切口;將接穗剪成長15~20 cm的小段,在接穗的下端削一斜面,要求同砧木;砧木和接穗結合時,將兩者的削面相套合即可;最后用塑料條將結合部纏嚴綁緊。
2)單芽枝腹接。在砧木上距地面30 cm處,用嫁接刀傾斜向下切一長3 cm左右的切口;將接穗留一個芽剪成小段,在接穗下端的一面削長約3 cm的削面 (長削面和接芽在同一側,以便嫁接后幼苗直立生長),再在對面削長約1.5 cm的短削面;接穗和砧木結合時,將接穗的長削面向里,短削面向外插入,對準形成層,最后用塑料條將結合部纏嚴綁緊;嫁接工作完成后,將砧木從削面的上部處剪斷。
3)嵌芽接?;ń费刻幫写蹋捎闷渌拷臃椒〞r,接芽難以取下。生產中,生長季嫁接通常采用嵌芽接。具體方法是:從接芽上方1.5 cm處向下斜削一刀,長約2 cm,再在芽下方0.5 cm處橫向斜切一刀,與枝條呈30°角,切下芽片。在砧木上距地面30 cm處,切一與接芽大小、形狀相同的切口,隨即將接芽嵌入,對準形成層。若接芽與砧木切口不能完全對齊時,可對齊一側。然后用塑料條 (將農用塑料裁成寬1~1.5 cm,長20~30 cm的條)進行綁扎;綁扎時將接芽露在外面,綁嚴扎緊即可。
生長季嵌芽解綁,一般在接芽抽生枝長到10~20 cm長時進行(解綁過早,嵌芽易翹起;解綁過晚,新梢易縊傷,遇風易折),操作時用刀片將塑料綁條在接芽背面豎向劃斷,取掉塑料條。
春季采用舌接、單芽枝腹接方法嫁接的苗木,根據生產實踐中的經驗,不發(fā)生縊傷不解綁;當接穗生長初顯縊傷時,用刀片劃斷綁扎塑料條即可。
苗圃地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防止苗圃地荒蕪,同時根據土壤墑情及時進行適度灌溉。在正常防治病蟲的基礎上,重點防治危害嫩芽、幼梢和葉片的害蟲,如金龜子、星毛蟲、卷葉蛾和蚜蟲,以保證苗木健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