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選用抗逆性強、適應(yīng)性廣、商品性好的品種。春季栽培選用荷蘭春早、瑞士雪球、雪峰等品種;秋季栽培選用白峰、日本雪山、荷蘭雪球等品種。
2.1 育苗方式 根據(jù)栽培季節(jié)和方式,可在塑料拱棚、日光溫室和露地育苗。露地育苗應(yīng)有防雨、防蟲、遮陽等設(shè)施。
2.2 用種量 每畝用種50~100 g。
2.3 種子處理 將種子放入50℃溫水浸種20分鐘,并不停攪拌,然后在常溫下繼續(xù)浸種3~4小時?;蛴?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
2.4 催芽 將浸好的種子撈出洗凈,稍加風(fēng)干后用濕布包好,放在20~25℃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當(dāng)有6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2.5 育苗床準(zhǔn)備
1)床土配制。選近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園土與充分腐熟過篩圈糞按2∶1比例混合均勻,1 m3加三元復(fù)合肥1 kg。將床土鋪入苗床內(nèi),厚度10~12 cm。
2)床土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 ∶1 混合,1 m3用藥 8~10 g, 與 4~5 kg過篩細土混合,播種時2/3鋪于床面,其余1/3覆蓋在種子上。
2.6 播種 早春塑料拱棚于11月中下旬播種,露地春茬于12月下旬至來年1月上旬播種,露地秋茬于6月中下旬播種,秋延后于7月上中旬播種。澆足底水,水滲后,覆一層細土(或藥土),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覆細土(藥土)0.6~0.8 cm厚。夏、秋季露地育苗也可用干籽播種。
2.7 苗期管理
1)溫度管理。播種至齊苗,適宜晝溫20~22℃,適宜夜溫15~18℃;齊苗至分苗,適宜晝溫16~20℃,適宜夜溫8~12℃;分苗至緩苗,適宜晝溫18~22℃,適宜夜溫12~15℃;緩苗至定植前10天,適宜晝溫15~18℃,適宜夜溫6℃;定植前10天至定植時,適宜晝溫5~8℃,適宜夜溫4~6℃。
2)間苗。 分苗前間苗 1~2 次,苗距 2~3 cm,去掉病苗、弱苗及雜苗,間苗后覆土1次。
3)分苗。幼苗3葉1心時分苗,按10 cm行株距在分苗床上開溝,坐水栽苗或直接分苗于10 cm×10 cm的營養(yǎng)缽。緩苗后鋤劃2~3次,床土不干不澆水。澆水宜澆小水或噴水,定植前7天澆透水,1~2天后起苗囤苗,并進行低溫?zé)捗?。露地夏、秋季育苗,氣溫太高可采取澆水、遮陽等方法降溫。要防止床土過干,同時防止暴雨沖刷苗床,及時排出苗床積水。分苗后要適當(dāng)遮陽,有條件可扣尼龍網(wǎng)防蟲。
4)壯苗標(biāo)準(zhǔn)。植株健壯,株高 12 cm,有 6~7片葉,葉片肥厚,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3.1 定植前準(zhǔn)備
1)整地施肥。前茬為非十字花科蔬菜。露地栽培采用平畦,保護地可采用半高畦。施肥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zhì)腐熟廄肥5 000 kg、尿素9 kg、過磷酸鈣 75 kg、硫酸鉀 12 kg。
2)棚室防蟲消毒。設(shè)防蟲網(wǎng)阻蟲,在棚室通風(fēng)口用20~30目尼龍紗網(wǎng)密封,阻止蚜蟲等遷入。鋪設(shè)銀灰色地膜驅(qū)避蚜蟲。棚室消毒,每畝用硫磺粉2~3 kg加80%敵敵畏乳油0.25 kg,拌上鋸末,分堆點燃,密封24小時,放風(fēng)至棚室無味后即可定植。
3.2 定植方法 早春塑料拱棚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露地春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露地秋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秋延后假植的8月中下旬定植。按行株距要求開溝或挖穴,坐水栽苗,也可培土后澆水。早熟種每畝栽 2 700~4 000 株, 行株距 50~60 cm×33~40 cm;中晚熟種每畝栽1 500~2 700株,行株距60~70 cm×40~60 cm。
4.1 生長前期(緩苗至蓮座期) 定植后4~5天澆緩苗水,隨后結(jié)合中耕培土2~3次。保持土壤見干見濕,澆2次水后蹲苗,早、中熟種蹲苗7~10天,晚熟種蹲苗10~12天。蹲苗結(jié)束后結(jié)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3 kg。棚室的適宜溫度為15~20 ℃。
4.2 生長中、后期(花球形成期) 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當(dāng)花球直徑達3~4 cm時,結(jié)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6 kg,中晚熟品種可增加1次追肥。當(dāng)花球直徑達8~10 cm時,要束葉或折葉蓋花,以保持花球潔白。棚室的適宜溫度為15~20℃。秋延后栽培要根據(jù)天氣變化及時扣棚覆膜或進行假植儲藏。
5.1 物理防治 可用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用60 cm×20 cm長方形紙板,涂上黃漆,再涂上一層機油,掛在田間,每畝掛30~40塊,當(dāng)黃板粘滿蚜蟲、白粉虱等害蟲時,再涂一層機油。也可掛銀灰色地膜條驅(qū)避蚜蟲。
5.2 藥劑防治 保護地優(yōu)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防治,在干燥晴朗天氣,也可噴霧防治,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嚴(yán)格遵守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規(guī)定。
1)霜霉病。每畝用45%的百菌清煙劑110~180 g,于傍晚密閉煙熏,隔7天熏1次,連熏3~4次。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后,用40%的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2.2%的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交替、輪換使用,7~10天噴1次,連噴 2~3次。
2)黑斑病。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7~10天噴 1次,連噴 2~3次。
3)黑腐病。發(fā)病初期用14%絡(luò)氨銅水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7~10天噴 1次,連噴 2~3次。
4)灰霉病。發(fā)病初期每畝用10%速克靈煙劑200~250 g熏蒸;或噴施6.5%甲霉靈超細粉塵劑或5%加瑞農(nóng)粉塵劑,每畝1 kg。發(fā)病后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 2~3次。
5)黑脛病。發(fā)病初期用60%多·??蓾裥苑蹌?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隔9天噴1次,連噴1~2次。
6)細菌性黑斑病。用藥方法見黑腐病。
7)萊青蟲。卵孵化盛期選用Bt乳劑2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 500倍液噴霧。幼蟲2齡前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5 0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 (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噴霧。
8)小菜蛾。卵孵化盛期用5%銳勁特懸浮劑噴霧,每畝用 17~34 mL,加水 50~75 L 混勻后噴施。幼蟲2齡前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Bt乳劑200倍液噴霧。以上藥劑要輪換、交替使用,切忌單一農(nóng)藥常年連續(xù)使用。
9)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6~7天噴1次,連噴2~3次。用藥時加入適量展著劑效果更好。
10)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用5%抑太保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幼蟲3齡前用52.25%毒氯乳油1 000倍液噴霧,晴天傍晚用藥,陰天可全天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