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平,張曉杰,韓云峰,祁艷波,葛 杰,賈月輝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6)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是醫(yī)學生終身教育體系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1],衛(wèi)生部指出醫(yī)學院校必須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由美國 Oklahoma大學教授Larry Michaelsen提出[2],其核心是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重視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式。TBL教學法以學習者為中心,重點強調其主動學習和突出團隊合作探索,同時培養(yǎng)學習者的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以及實踐能力。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由傳統(tǒng)的接受、被動學習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而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引導學生樹立在自主學習的觀念,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我國很多醫(yī)學高等院校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通過TBL教學模式在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的流行病學教學中應用介紹,探索TBL教學模式在流行病學課程應用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分析問題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希望能對流行病學的教學改革有所啟示。
本次課程教師與學生使用的教材是,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詹思延主編的《流行病學(第7版)》。TBL教學改革內容是第十二章《傳染病流行病學》。
1.課前準備。(1)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創(chuàng)建試題庫,試題庫中試題涵蓋本章節(jié)重點和難點等知識點,從試題庫中選擇本次課需要的習題,知識點分布均勻,習題包含選擇題及應用性練習題;(2)課前2周將教學任務下發(fā)給學生,并將教學PPT以及課程相關視頻等學習材料上傳至微信學習平臺,供學生課下預習參考;(3)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班級人數為48人,按照每組6人,根據學生性別和成績進行分組,每組選出1名學生擔任組長;(4)任課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分配教學任務,討論測試題及案例分析題的可行性,并根據討論結果進行相應修改。
2.課堂教學實施。本次課共計4學時,首先由教師講解本次課教學要求及基本程序,并安排學生座位。(1)個人測試:個人測試階段為個人獨立完成學習內容,測試題包括本章教學重點與難點內容,共計30道單項選擇題。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試題,上交答題卡。(2)小組測試:按照課前分好的小組,進行小組內討論。小組討論共包含27道測試題,為不定項選擇題。由小組內6名學生共同討論確定每一道試題的結果,允許查閱書籍或其他學習資料。每做完1道測試題,須經過教師確定結果正確后,方可進行下一道試題的討論。(3)應用性練習:教師給每組學生下發(fā)課前精心準備的2個小案例,案例涉及本章多數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廣度,每個小組全部成員參與討論,鼓勵學生借助各種學習資源尋求答案。討論結束后由教師從每一小組中隨機抽取一名學生進行匯報,然后由授課教師進行點評。(4)教師總結:教師根據個人測試和小組測試部分習題結果進行講解,重點講解學生錯誤較多的習題。(5)教學效果評價:全部教學內容完成后,每個小組進行組間成員互評,教師則對每個小組及其成員進行評分。最后填寫TBL教學方法改革評價問卷。
本次 TBL教學成績?yōu)?0分,占學生考試總成績的10%。分數分配比例是個人測試、小組測試、應用性練習、教師評價、組間成員互評各占2%,3%,2%,2%,1%。本班同學成績?yōu)椋?.35±0.33)分,最高分10分,最低分8.3分。
1.TBL實施具備的條件。TBL教學方法由來已久,在醫(yī)學專業(yè)課程中應用廣泛,而在流行病學課程當中應用極少,能查到的文獻僅有2篇[3-4]。因為流行病學課程理論性強,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多數章節(jié)涉及原理方法等理論內容,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流行病學研究方法部分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在理論授課過程中反復講解,實習課上進行案例討論,課后學生還要做練習等方可理解透徹,所以這樣的章節(jié)并不適宜采用TBL教學。而第十二章傳染病流行病學雖然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較多,但學習內容相對簡單易懂,并且根據培養(yǎng)方案設定,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剛剛在上一學期學過傳染病學這門課程,已掌握相關傳染病學知識,對學習本章有一定基礎,因此選擇本節(jié)課內容開展TBL教學改革。
2.TBL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也是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TBL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皆需學生主動參與。課下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教學大綱、課件、授課視頻、參考書籍等學習資料自行學習理論知識;課上借助小組,獲取知識不再是被動的過程。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相比,TBL教學方法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和團隊配合,不但能夠促進知識的探索與深入理解,也可提升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5],在TBL教學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相關問題,提高學生團體協(xié)作意識,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3.教師在TBL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TBL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讓學生完全獨立自主的學習、討論,而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流行病學課程中開展TBL教學已有3年,每年教師對試題庫進行更新,尤其是傳染病的相關案例,結合當下傳染病流行情況進行編寫修改。課前負責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避免學生盲目的學習,浪費時間。課堂上在小組測試中,教師應觀察每一小組的討論情況,尤其是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應用練習階段,當那個小組對案例有不解或討論方向偏頗,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課后要將學生的TBL學習成績進行整理,并將課程反饋和建議及時歸納和整理,為下一次開展TBL教學改革做準備。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策略外,在學習期間教師還要加強監(jiān)督檢查,讓學生及時反饋自主學習的情況,以便教師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計劃,提高醫(yī)學生自我認識的評價和調節(jié)能力,逐步提高醫(yī)學生的學習技能[6]。教師雖不是自主學習的主體,但卻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自主能力學習培養(yǎng)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流行病學是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課程,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教學方法進行改革。TBL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合理引導學生,使其自主學習更具有效性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