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燕
高考來臨之際如何改進書寫,作為老師和學生都很糾結。平時我們在批改作文時老下這樣的批語:請努力改進書寫、請在書寫上狠下功夫、加強書寫、請把字寫方正、請把字寫清晰、請把字寫大一些、請把字寫小一些、請不要拉長筆等等。但事實上我們好像每次對一些學生老下同樣的批語,而這些學生的作文中的書寫并沒有多少改進。眼看高考來臨,再強調練字,似乎大勢已去,學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其實電子白板中的一項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工具”,點擊“背景”,選擇“作文紙”一欄。我們就可以在白板的大型作文紙張上給學生進行具體的展示,到底怎么寫漢字才工整、清晰,老師可以以“永”字為例進行展示。然后再展示學生的筆下出現(xiàn)的一些常見毛?。?/p>
不少學生寫字時起筆太低,如果把一個方格橫向劃分成三等分,那么他的起筆是竟然是從接近下線處開始的,漢字的結構復雜,如此低的起筆就根本交代不清楚漢字的筆畫,如果筆粗了,字全堆擠在一起,展現(xiàn)在作文紙上,要么字跡模糊不清,要么字跡小的可憐,讓人看著你好像特別小氣。
不少學生寫字時起筆又太高,如果把一個方格橫向劃分成三等分,那么他的起筆是竟然從接近上線處開始的,這樣的起筆勢必會使得整個字形占滿了方框而造成字體過大,展現(xiàn)在作文紙上不是出了格子下線就是出了整個方框。有些學生的字的筆畫過于松散,整個字體好像要從方框中馬上溢出來,這樣的書寫讓人看著喘不過氣來。
不少學生寫字時字體太瘦了,如果把一個方格縱向劃分成三等分,那么他的字只占滿中間的那一等分,整個字就像一個個蘆柴棒,筆畫自然也是交代不清楚的。如果說上下的筆畫還可以的話,左右的筆畫肯定沒法交代清楚。左右的筆畫如同打架一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有時相互交錯。以上毛病是由于字體太瘦造成的。
不少學生寫字時字體要么整體向右邊傾斜,要么整體向左邊傾斜。經老師指點,一定要清楚書以上毛病是由于字體的整體傾斜造成的。
有些學生的字體整體上看著太圓,那是因為沒寫好方塊字的轉角處,字體的轉角處一定要寫的有棱有角,這樣的字才會站立起來。比如,寫“回”字,“同”字,拐角處的橫折一定要體現(xiàn)力度,寫的棱角分明,久而久之,你的字才會力透紙背。
有些學生的字體筆畫非常奇怪,細看才發(fā)現(xiàn)沒有處理好間架結構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筆畫與筆畫之間永遠好像在打架,產生內耗,相互不避讓,不少筆畫重疊到了一起。漢字的間架結構之間講究互相禮讓,尤其是筆畫復雜的字,每個筆畫沒交代清楚,筆畫與筆畫之間相互不讓位,如果拿這類書寫放大在白板上進行展示時,有這類書寫毛病的學生才會知道是由于間架結構之間太擁擠造成的。
有些學生學生習慣性的把撇筆和捺筆拉的過長,從整體上看,其他地方寫的都不錯,就是滿篇的長捺筆和長撇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老師用心給有這類毛病的學生在白板上具體展示他們的書寫時,學生的記憶是深刻的,改進的決心會大一些。
有些學生的書寫習慣很不好,習慣性的亂加點,甚至寫一個字后面加一個點。當老師用心的也給有這類毛病的學生在白板上具體展示他們的書寫時,學生們才會意識到此類毛病很不好。
有些學生習慣性的愛涂抹,要么描涂抹個別字詞,要么總是愛描涂全篇的句號或逗號。當老師用心的也給有這類毛病的學生在白板上具體展示他們的難看的涂抹印記時,學生們才會意識到這也是書寫大忌諱。
好的書寫應是字跡飄在紙上,遒勁有力,而翻過來看背面時似乎看不見壓傷的痕跡,恰恰有不少學生不是落筆過重,紙都讓他們給劃傷了,劃破了,有些學生落筆過輕,讓人無法看清他的書寫。
有些學生的書寫整體上看著很清晰很干凈,但就是讓人感覺像天書一樣,有些字跡無法辨認。原來他沒寫好三點水和兩點水,他的三點水是三個小短橫,獨立的兩點水和豎心旁的兩點水全是兩個小短豎。
中國漢字很多,寫錯幾個也不足為奇,奇怪的就是不少學生老愛寫別常見常用的漢字,有人是手誤,有人是筆誤。作文中出現(xiàn)讓人無法原諒的別字時,作為老師就會懷疑學生的寫字水平了。比如,寫“武術”的“武”時多加一撇,寫“考試”的“考”時多加一短橫等等。
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其實大考前的學生是很有功利心的,當一個老師用心歸類一個班級中學生書寫上的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并在電子白板上一一展示不同學生筆下出現(xiàn)的各類毛病時,那么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相信高考來臨之前進行這樣的輔導,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