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 王淦生
能勾起人們思鄉(xiāng)之情的,除了那些婀娜多姿的植物、深情款款的動物,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大漠古道……這些無生命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成為古人寄托思鄉(xiāng)之情的載體。尤其是月亮、扁舟、長亭、日暮、小橋、流水……這些“靜物”,在古代詩詞曲賦中很多都是鄉(xiāng)愁的化身,或是與鄉(xiāng)思緊密關聯。這些風景,無不帶著豐富的意蘊和文化內涵。一個人只要在他的內心充滿某種情感,他所見之物皆會飽含深情。
在古典詩詞中,“月亮”可以說是最常見的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的意象。蘇軾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最具代表性。詞中借“月亮”寫出了作者中秋之夜的寂寞孤獨和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心境。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正是借助“月亮”這個代表離別的意象,寄托了他的希冀和渴盼?!霸铝痢憋柡巳藗兊碾x愁、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分別之苦。月亮可以說是最能表達人們思鄉(xiāng)情感的意象之一。
古代交通不便,通信又不發(fā)達,所以普照大地的月亮便成為游子寄寓鄉(xiāng)愁最合適的載體。月缺月圓,正好象征了人間離合。獨在異鄉(xiāng),遙望月亮,想象著千里之外的人也在遙望月亮——這樣的情景是對“千里共嬋娟”的最好詮釋,也是古人望月懷遠的根本原因。
在古代詩詞、文章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扁舟”這個表現鄉(xiāng)愁的意象出現。“扁舟”表現了漂泊之苦,體現了思鄉(xiāng)的愁緒。如“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孤寂、“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中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懷、“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中游子、思婦之間的相思……這些詩句無一例外都借助了“扁舟”這一意象?!氨庵邸背休d著游子無盡的漂泊之苦、思鄉(xiāng)之情和情侶之間的深深思戀,充滿無盡的羈旅鄉(xiāng)愁。
除了表達思鄉(xiāng)之苦,扁舟還象征著自由和隱逸的生活。蘇軾《赤壁賦》中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表達了他渴望擺脫精神苦悶、追求自由生活的強烈愿望。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則體現了他欲放浪江湖過隱逸生活的心愿。
長亭是驛路上的送別之所。古代驛路上大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旅人休息和送別。后來“長亭”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亦成為離鄉(xiāng)漂泊的代稱。李白《菩薩蠻》有云:“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绷馈队炅剽彙酚小昂s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些詩句人們耳熟能詳。李叔同的詩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更唱徹華夏。
古語云:“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這“一別”之處,就在長亭。所以,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長亭往往也就成了離別的象征。這種離別,可以出現在戀人之間,也可以出現在友人之間。
動物之習性,日暮而歸宿;日暮思家,也是人之常情?!对娊洝ぞ佑谝邸吩疲骸熬佑谝?,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歌表現了一位女子眼見日暮而思念服役在外的丈夫的心理。杜甫的《日暮》詩,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眱墒自娒鑼懡嵌雀鳟悾员憩F了日暮觸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
傳說崔顥的一首《黃鶴樓》曾令李白自嘆不如,其中的兩句“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更是讓無數讀者為之心動。日暮而思鄉(xiāng),這大概是人類一種最古老的情懷。一日之暮,一歲之尾,乃是家人團聚的時刻,自然也是浪跡天涯的游子思鄉(xiāng)心切之時。
鴻雁乃候鳥,它們秋去春來,常常會牽動離家在外的游子之心,勾起他們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柳諧音“留”,為思念之樹,枝葉柔嫩,婀娜多姿,常使人心生愁思;明月皎潔,時圓時缺,常使人浮想聯翩,想到人間的悲歡離合;寒蟬凄切,長亭日暮,總是散發(fā)出別離的愁緒,令人惆悵傷感;小舟漂泊,行蹤不定,更會觸發(fā)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