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瓊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第四實驗小學)
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的大背景下,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時,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取得了很多的進步。與此同時,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tǒng)學校面對的道德教育環(huán)境也更為復雜。所以,在向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活動的同時,社會上有很多的因素正在與傳統(tǒng)道德教育相違背。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能夠識別,當前德育環(huán)境的復雜性困難性。并結合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高度概括。 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也在現(xiàn)實中遇到了很多的挑戰(zhàn)。所以,在基礎教育中,面向小學生開展德育活動,要保持清晰的頭腦,在明確的邏輯思維的前提下,開展所有的教學活動。
在開展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分析當前小學生中所存在的主要道德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結合一些學生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共性問題,開展教育活動。那么,小學生中主要的道德問題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1.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大量存在,沒有集體意識和精神。當前,在小學生中,很多的學生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在集體生活中表現(xiàn)出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更多表現(xiàn)出來強烈的好勝心,競爭意識過強,缺乏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小學生會認為自己來上學是自己的法律上的權利,老師沒有資格管自己。所以,這樣的學生很是讓老師頭疼。這就特別提醒教育工作者,要重點加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通過聯(lián)合家長與社會等,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學習中不夠主動,學習動力不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小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他們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學習,為什么要學習?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也表現(xiàn)的心不在焉。雖然他們的年齡尚小,玩心比較重,可是從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來說,這樣的情況是需要加以糾正的。小學生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在理想目標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學習活動。否則,沒有理想的指引,小學生很可能會因為貪玩而迷失了方向,從而造成玩物喪志的可怕后果。
對于小學生當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偏差問題,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一般都可以從家長身上尋根追源。老師在解決孩子身上的道德問題是,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從根源上入手,才能真正有效的將這些問題行為糾正過來?,F(xiàn)在很多的家庭特別溺愛孩子,然而這也促成了很多孩子,毫無規(guī)則規(guī)范意識,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正所謂“養(yǎng)不教,父之過”,過度地疼愛,只會害了孩子。家長要支持學校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做到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同心、同向、同步。家長要正確疏導孩子對他人有利說教的不滿情緒,將孩子引上正途。當然,學校要經(jīng)常舉辦一些家長培訓等活動,或者通過家訪的形式,與家長做好思想方面的溝通工作,首先把家長的思想做通了,孩子的言行自然也會發(fā)生轉變。
1.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長期以來,面向小學生開展的道德教育活動之所以起效甚微,與各位教師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該項活動很有關系,由于長期受到學科分科的影響,很多老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只是教會學生一些本學科的科學文化知識,忽視了自己身上所肩負的為師的重任。因此對于這些思想上的偏差,首先要給予糾正,接下來教師才能更加主動的去開展德育活動。班級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問題、社會現(xiàn)象緊密結合,班級發(fā)現(xiàn)德育問題要及時處理和解決,把好學生思想教育關,利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幫助學生樹立初步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建立審美觀,努力塑造健全人格。
2.德育活動要有針對性,要把握好教育的時機,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正如前文所述,小學生中存在一些道德品行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源頭入手。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尤其當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大好時機,就是要抓住這些時機,及時進行相關的教育宣講活動。讓德育活動開展得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強。
總之,在小學生中開展道德教育活動要具有針對性。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去解決這些問題,從根源上杜絕偏差性的道德行為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張慧思.神話在小學德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6.
[2]于亞敏.儒家道德思想對現(xiàn)代韓國小學德育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6.
[3]侯斌斌.小學德育主題活動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4]李君.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