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玲
(甘肅省臨夏縣黃泥灣學區(qū)魯家小學)
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還沒有定型,是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yǎng)的最好時期,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人格的健康發(fā)展。經典作品中包含很多值得學習的智慧和思想,是普通的文學作品達不到的,可以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自己的知識。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應該在學生的閱讀給予指點。在鼓勵學生進行經典閱讀的同時,班主任要和學生們一起誦讀經典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為了學生更好的進行經典閱讀,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在計劃中要推薦合適的經典文學作品,讓學生進行理解、感悟,提高自己的審美層次。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學生掌握基本文學常識,而是為了掌握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通過長時間的經典閱讀,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在進行文學作品賞析的時候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比如,哪些地方需要精讀,哪些地方需要范讀,哪些地方可以一起朗讀,哪些地方可以自己選擇,等等,通過方法的掌握,學生會提高閱讀速度,做題時的正確率也會提高。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年級選擇不同的篇章,這樣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更好地實施經典閱讀計劃,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專門劃出一角,在角內寫上本周需要閱讀的經典詩文或經典段落。為了更好地學習這些經典詩文或段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故事、做游戲、相互探討、看圖,等等,通過這些方式的合理配合,學生會對經典閱讀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經典閱讀篇章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小學階段是成長的關鍵階段,需要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日后的學習和成長是很有好處的。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為了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設置情境,使學生投入其中。比如,學習《登鶴雀樓》這首詩,詩的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通過情景的完美結合,表達了詩人開闊胸襟和目光遠大的思想。為了更好的學習這篇詩文,教師可以先介紹黃鶴樓的背景,如地址、名字的含義、相關的圖片等,再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大意:一天晚上,詩人登上了黃鶴樓,太陽快要落山了,作者向遠處看,看到了美好的景象,因此有感而發(fā),寫出了這樣的名句。再讓學生進行朗讀詩文,通過朗讀,教師可以看出學生的情感,能否體會作者的心境,等等。教師要在此時糾正學生的發(fā)音,讓學生談談對詩的深層次理解,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也可以設置相應的疑問,組織學生進行查找、小組討論、自由交流等形式完成探究。在進行了這些步驟以后,教師要求學生背誦詩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組織與經典閱讀相關的活動,比如,書法、繪畫、配樂朗讀、話劇表演,等等,通過這些實踐的操作、積累,學生仿佛看到了作者登上黃鶴樓的景象,體會到了詩文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學生真正的體會到了學習經典的樂趣。
閱讀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給予學生合適的指點,讓學生掌握精讀、范讀等一些方法,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語感,提高閱讀的興趣。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含量,提高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有系統(tǒng)的材料,讀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在讀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經驗總結、積累。在學生剛接觸經典閱讀的時候會很感興趣,過一段時間會失去積極性,為了讓學生保持長久的積極性,教師要組織多種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在早晨、中午、課前3分鐘等時間段內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朗讀可以由班干部起頭,大家跟著一起進行朗讀,這樣更有規(guī)范性。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剛開始的頭兩周可以進行個人朗誦比賽,看看誰朗誦的好,誰的理解能力強。在閱讀進行一個月以后,可以將班級的同學分成各小組,在小組內進行評比,選出小組內的優(yōu)秀人員作為代表,在班級內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閱讀做到最好。這樣的競爭機制,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每學期的班級聯(lián)合會上,要組織學生進行經典誦讀節(jié)目,如朗誦、表演、話劇等形式,通過學生的全面參與會帶動學生的閱讀熱情,促進學生的共同提高。閱讀不是越多越好,有的學生讀了很多篇章,自己的閱讀水平依然沒有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沒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當中。教師通過設置與閱讀有關的活動,能夠帶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在活動中學生加強了合作,溝通了情感,對文章的角色進行了劃分,對語句進行了揣摩,會對文章有很好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進行長期的堅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設置一定的閱讀任務,每月要閱讀多少作品,每周、每天要閱讀多少才能完成任務。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情況建立檔案,檔案記錄學生各個時期的閱讀情況、進步情況、是否掌握教師所布置的任務,等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檔案情況對學生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如朗誦謀篇文章、背誦某首詩等,看看學生的真實能力和水平,如果學生的效果不好,要求學生返工,重新進行朗讀和背誦。同時,根據學生的檔案,教師可以對學生閱讀能力有完全的了解,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重點培養(yǎng)。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告訴學生進行閱讀經典的好處,鼓勵學生進行閱讀經典,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可以培養(yǎng)人的道德情操,建立健康的人格,豐富自己的知識量,有利于交際,等等。教師要向家長指出閱讀的各項好處,鼓勵家長支持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經典文學作品是中華文化的精華,能夠凈化人的心靈、啟迪人的智慧、培養(yǎng)人的情感,是現(xiàn)在的文學作品所達不到的,要注重積累和感悟。要讓家長實施監(jiān)督的作用,學生回家以后,家長要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適時地和學生一起進行閱讀,和學生共同提高。教師要召開家長會,把學生需要學習的閱讀文章告訴家長,同時和家長保持溝通,詢問學生在家是否進行閱讀及掌握情況,同時學生家長也能夠提高認識。
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yǎng)的內容,然而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經典作品,通過對經典作品的閱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