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莉旭
(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城區(qū)第二小學)
課后作業(yè)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生通過做作業(yè)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總結與練習。但是,許多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提高學生卷面成績,把課后作業(yè)這個本應用來做輔助的學習手段看得太重,對其“過分利用”,導致小學生過早地背負了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失去了學習的快樂。對如何減輕小學生語文作業(yè)負擔、提高作業(yè)質量進行了研究與討論。
小學生本就處于愛玩愛動的年紀,讓其長時間悶在房間里寫作業(y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教師所布置的語文作業(yè)過于繁重,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作業(yè)太多了,不想寫,但是明天教師還要檢查、批改作業(yè),不敢不寫,于是就寫了,但是其寫作業(yè)的時候根本不走心,字跡潦草不說,質量也十分差。這樣去完成作業(yè)能夠達到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的目的嗎?顯然不能。學生這樣寫作業(yè)無疑是在糊弄教師,同時也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還有一些學生甚至照抄其他同學的作業(yè),或者干脆不寫,讓教師頭痛不已。下面是筆者的教學實例。
教師:甲同學,你寫的作業(yè)太亂了,老師在檢查的時候,有許多字根本看不清楚,你的字跡為什么寫得這么潦草呢?
甲同學(小聲地說):老師,我實在寫不完了,于是寫得快了一點。
教師:乙同學、丙同學,你們兩個人的字跡怎么會一模一樣呢?
丙同學:老師,對不起,乙同學那篇是我?guī)退麑懙摹?/p>
教師很生氣,但是看到講臺下面一張張?zhí)煺鏌o邪的小臉,怒氣頓時就消失了一多半,開始反思自身的問題。
教師:同學們,每天一篇習字你們是不是覺得有負擔呀?
學生:是的!老師!
教師:嗯,我們的習字作業(yè)應該進行一次“大革命”了,老師想到一個好主意,從今天開始,以后每天的習字作業(yè)不用寫一整篇了,改為每個人每天寫二十個字,同學們覺得怎么樣?
學生(歡呼雀躍):太好了!謝謝老師!
甲同學:我們終于“解放”了!
乙同學:放學后可以有時間踢足球啦!
教師:同學們安靜一下,雖然我們課后作業(yè)的數量減少了,但是質量一定要提上去?。∠旅胬蠋熣f一下對這二十個字的要求:首先,這20個字一定要是當天學習的生字、生詞。其次,這20個字你們要認認真真、一筆一劃地寫,寫得不認真的同學第二天字數翻倍,寫得好的會被貼在教室的后墻上,讓大家觀看、學習。最后,你們在寫的過程中要對這些生字、生詞進行記憶,老師會隨機抽查。
學生:知道了,老師!
第二天教師在檢查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習字質量有了明顯的上升,雖然學生們寫的字有好看的、有不好看的,但是看得出每個人都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地在寫,長此以往,必有成效,并且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也大有改觀,充滿了朝氣與活力,這才是小學生該有的學習狀態(tài)。
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大都以書面形式出現(xiàn)。還有一個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不信任,例如,教師說:我們今天的作業(yè)是朗誦課文,同學們回家后把我們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課文認真朗誦一遍。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找到一個有效的措施去檢查學生是否完成了作業(yè),也有部分學生因此將此類課后作業(yè)置之腦后、不予理睬。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幾乎都會選擇書面作業(yè)的形式,這也造成了學生課后作業(yè)形式的單一性,導致學生逐漸厭倦寫作業(yè),課后作業(yè)也因此成為了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沉重負擔。筆者就小學語文作業(yè)形式這一話題展開如下交流與研究,以下是部分課堂實錄。
教師:同學們,通過對《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了什么呢?
學生: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充滿愛心、助人為樂的人!
教師:非常好,今天的課程學習就到此結束啦,下面為大家布置一下課后作業(yè):1、熟讀課文,并寫一寫課文中雷鋒叔叔做了哪些助人為樂的好事;2、將課堂上老師劃出來的生字、生詞抄寫兩遍。
學生(紛紛唉聲嘆氣地抱怨):又是抄課文、寫生詞,太無聊了……
教師看到自己布置課后作業(yè)后學生們的反應,不禁皺起了眉頭,這樣的狀態(tài)怎么能夠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呢?于是,教師決定變改一下課后作業(yè)。
教師:同學們,既然大家覺得抄寫太無聊,那我們今天換個其他形式的課后作業(yè)好不好?
學生:好!老師快說,是什么形式的課后作業(yè)?
教師:通過對《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的學習,相信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被雷鋒叔叔的精神感動了。那么,我們今天的課后作業(yè)就是每人做一件好人好事,同學們覺得怎么樣?記得要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哦,因為這將是大家美好的回憶!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課后作業(yè)的形式進行了改變,引發(fā)了學生對作業(yè)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其社會責任感。
[1]孫建軍.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業(yè)設計芻議[J].赤子,2013,(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