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榮
(吉林省肝膽病醫(yī)院檢驗科,吉林 長春 130062)
人體感染到乙型肝炎病毒后預后質量相對較差,隨著病情惡化肝臟會有纖維化現象,引發(fā)肝硬化、肝功能衰竭[1],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是誘發(fā)原發(fā)性肝癌的一個重要因素。干擾素IFN-γ為細胞因子,自身存在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以及抗細胞增殖的特性[2],在各種肝病如肝炎、肝癌、肝硬化的出現和發(fā)展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因此近年來臨床對此類肝病患者進行血清IFN-γ檢測以鑒別和了解病情,為深入了解血清γ-干擾素指標情況對于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的臨床價值,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此類患者和健康人群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選本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與肝癌患者為分析對象,在各種疾病患者群體中各抽取30例,另選同期到本院進行健康體檢提示無肝病異常健康人30例為對照組。肝炎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37.7±11.6)歲;肝硬化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37.3±9.6)歲;肝癌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平均(39.0±11.3)歲;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平均(37.7±11.7)歲。各組在性別分布和平均年齡方面差異用統計學軟件處理提示無意義(P>0.05)。
所有納入對象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量為3mL,抽取后將其放置于無抗凝劑的無菌干燥管當中備用,于室溫環(huán)境下放置30min,進行離心處理,參數設置3000r/min,離心10min,將血清取出并在溫度-80℃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所用檢測儀器為人IFN-γ酶聯免疫試劑盒,產自美國cusabio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儀器產自美國BioTek公司,型號為ELX800。
用ELISA方式對納入對象的血清IFN-γ濃度進行檢測。用1mL樣本稀釋液溶解標準品,充分混勻,而后可得到標準品原液。進行倍比稀釋,可獲得余下6個標準品的濃度[4]。將樣品稀釋液設為空白。將配置完成所得的8個濃度標準品以及樣本都加入到反應板孔當中,在每個孔內加入100μL,在37℃的環(huán)境下進行溫育,時間為2h。將液體去除,甩干,在每個孔中加入量為100μL的生物標記抗體工作液,在37℃環(huán)境下溫育,時間為1h[5]。將孔內液體去除后甩干,洗板9次,后在每個孔中加入HRP標記親和素工作液,量為100μL,在37℃環(huán)境下溫育,1h后將孔內液體去除并甩干,洗板9次后每個孔加入90μL底物,在37℃環(huán)境下避光顯色[6],直到肉眼能夠見到標準品出現藍色梯度后在每個孔中加入50μL終止液,在反應完全終止后的5min內用450nm波長在酶標儀上面測量各個孔的光密度。
統計學處理數據輸入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計算所得P<0.05則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正常群體檢測后提示血清中IFN-γ濃度為(132.4±18.0)pg/mL,肝炎組患者檢測后提示 血 清 中 IFN-γ 濃 度 為(89.9±12.8)pg/mL,肝硬化組患者檢測后提示血清中IFN-γ濃度為(70.3±11.3)pg/mL,肝癌組患者檢測后提示血 清 中 IFN-γ 濃 度 為(62.9±11.4)pg/mL, 兩兩之間IFN-γ指標均存在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當前對肝癌的發(fā)病機制還沒有統一認識[7],但可以肯定的是免疫細胞功能障礙、細胞因子失衡是其重要因素[8],在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后機體免疫系統被激活并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并最終出現一個相對復雜的免疫調節(jié)網絡。在各種乙肝相關疾病中,IFN-γ始終是重要的細胞因子,但是該指標水平和肝臟疾病之間的聯系性卻依然沒有明朗[9]。
在肝病患者中,不同疾病類型IFN-γ指標的水平分布也并不相同,肝癌患者指標相對最低??芍狪FN-γ血清學指標是對肝病患者診斷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血清IFN-γ在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病毒初期發(fā)揮作用,在往后病情發(fā)展中,其他細胞因子會影響到血清IFN-γ的水平指標,這也是不同肝病患者指標存在差異的原因[10]。
綜上所述,血清IFN-γ在正常人和肝病患者中存在明顯差異,即使肝病中,不同類型患者的表達程度也并不相同,可作為對肝病患者一個重要診療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