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濤
(河北省三河市翟各莊中心小學)
小學生寫作文,一般來講有兩個障礙,其一,小學生詞匯量少,寫作文的時候覺得無從下筆,不知道該怎么樣組織語言;其二,小學生所積累的案例少,即便開頭寫的好,但是只要涉及到舉例子,他們就會抓耳撓腮。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知道,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閱讀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料積累和文學素養(yǎng),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率。針對“如何利用課外閱讀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參考。
要想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非常關鍵。因為閱讀與寫作向來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只要閱讀量能跟上去,其寫作能力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以上的道理相信很多教師都懂,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要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換句話說,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小學生年齡偏小,自律能力不高,普通的書籍他們根本看不下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利用課外閱讀來幫助教師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他們推薦一些符合他們認知規(guī)律的書籍,比如,高質量的漫畫書。
在傳統(tǒng)印象之中,很多教師都認為漫畫是荼毒小學生心靈的東西。其實不然,高品質的漫畫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學生的學習。比如,王澤的《老夫子》系列漫畫和蔡志忠的國學經(jīng)典系列漫畫。這兩者都能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良好的促進作用。
先拿王澤的《老夫子》舉例。這部漫畫涉及到了海量的成語,學生通過閱讀該漫畫,不僅能在不知不覺中實現(xiàn)成語的識記,與此同時還能充分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那么,又如何利用該漫畫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呢?對此,教師不妨這樣做:在組織學生開展作文訓練的時候,將“成語運用”作為一個加分點,即學生在作文中只要能使用一個成語就加2分(當然,前提是成語的使用要正確)。這樣做,不僅能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功用,從而激勵他們進行課外閱讀,與此同時,還有利于鍛煉他們的成語運用能力,升華他們的作文質量,進而達到激發(fā)他們寫作興趣的目的。
再說蔡志忠的國學經(jīng)典系列漫畫。這部漫畫相當于用漫畫的形式將我國的國學經(jīng)典重新“翻譯”了一遍。從弘揚國學經(jīng)典的角度去說,蔡志忠的漫畫比王澤的漫畫更具教育深度。而且其畫風極其簡練,基本上一頁漫畫就是一個典故,閱讀這樣的漫畫,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不僅能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學生還能在閱讀之中掌握各種典故。對此,教師不妨專門拿幾章漫畫在課上重點講評,教師要告訴學生,什么樣的例子,適合什么樣的文章。比如,《史記》里的人物可以放在“我最敬佩的人”這一類作文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素材,俗話說得好:“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寫作能力勢必能得到有效提高。
有了漫畫書作為鋪墊,學生在閱讀真正以文字為主體的書籍時會更容易接受一些。而童話類書籍能使小學生的接受能力進一步擴大,因為這種類型的書籍想象力極其豐富,而且趣味性十足,非常貼合小學生的心理。所以,當學生閱讀了一段時間漫畫書以后,教師不妨引導學生看一些童話類書籍,像是鄭淵潔先生的《童話大王》《皮皮魯總動員》等。不過,這種以文字為主體的書跟漫畫書不一樣,因為這種書中會涉及到很多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因此,教師可以截取一些精彩的段落放在寫作課堂上,然后引導學生依據(jù)那些段落進行仿寫,借此來提高學生對文字語言的感知能力。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句話對于寫作教學來講其實是具有一定意義的,只不過在寫作課堂上,“抄”應該是指“感悟”,即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精彩段落的內(nèi)涵,感悟精彩段落的寫作技巧,感悟精彩段落的構成方式。當然,只感悟也不行,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將這些“感悟”內(nèi)化成他們自己的東西,進而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寫作技能。
閱讀和寫作就像太極,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切莫將兩者分開而論,換句話說,教師應該雙管齊下,在開展作文教學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自身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