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健
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大多集中在唯物史觀、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但其實,馬克思及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倫理學也有著重要的論述和獨到的觀點。雖然馬克思本人沒有特定的、系統(tǒng)的道德理論體系,但是,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也是對世界的理性思考,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如道德論立場為馬克思主義者批判資本主義提供了有力武器,馬克思主義的相關道德學說為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性和價值上的優(yōu)先性。在這個意義上,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論道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一書,從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即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道德的論述出發(fā),在摘編、整理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不可或缺的倫理學這部分形成了脈絡清晰的探析,從而凸顯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的道德價值,完成了對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專門性思考。
本書在架構上按照作者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發(fā)展、演進的認識,以時間為坐標,以基于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歷史演變的理解為順序,通過對主要范式的把握,來厘清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于倫理道德的闡述體系。書中逐一討論了道德的本質、道德和其他意識形式、道德的歷史發(fā)展、對資本主義道德的批判、對宗教宗法道德的批判、共產(chǎn)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征、人的本質和人性、個人與集體、道德的原則規(guī)范和范疇、愛情婚姻家庭道德、道德的功能等具體問題和課題。每一章節(jié)又分成若干小節(jié),分別研究了諸如自由、義務、公正、正義、平等、幸福、榮辱等概念。作者將此類論述類編,從而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視野下,解答了倫理道德思想中的主要命題,以道德實踐完成了對世界、對社會的把握。
書中依次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倫理道德思想進行摘錄和評析,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理論予以佐證。其中,既有概念性解析,也有最前沿的文獻來源,既有整體和宏觀的界定,也不乏微觀命題和個別范式的深入探討。作者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出版)、《列寧選集》(2012年出版)等中央編譯局翻譯的中文譯本,在立足最新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力圖展現(xiàn)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真實意圖。同時,對道德、勞動異化等名詞給予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定位,在倫理學范疇的概念解析中反思道德實踐問題。在完成了對道德的本質、人的本質、倫理學研究的本體等命題的整體性研究后,又分別剖析了諸如道德和法、政治、科學、宗教、藝術的關系,涉及了多個領域,在學科間的互動和比較、關聯(lián)分析中,在對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命題的深入追問中,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道德學說的領會。
本書資料翔實、層次分明、結構清晰,立足于馬克思哲學觀的基本立場,在文獻理論和概念詮釋的綜合編排中,得出道德是人類把握世界的特殊實踐精神方式的結論,指出了道德為提升人格和人類社會進步到更高水平服務、為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服務的學科品質,突出了道德的實踐品格??梢姡R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道德的論述,既為國內倫理學研究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建設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提供了思考,道德研究的使命不只限于學術,更具有經(jīng)世致用的現(xiàn)實意義。而且,鑒于國內學術界關于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于道德倫理方面論述的專門性著作一直缺乏的現(xiàn)狀,本書的出版也為國內倫理學界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