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艷
教學內容:國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課文1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達了孩子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歡樂的心情。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寫好“追逐”。難點在于抓住重點詞反復品味朗讀,感受秋天的美景。
設計理念: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努力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過程,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隨文練寫“追逐”。2.圖文對照,并通過想象抓住重點詞反復品味朗讀,感受秋天的美景;學習用“有的……有的……有的……”說話,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習字冊》、學生準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導回味,創(chuàng)設情境
師:炎熱的夏天已經悄悄走了。眼下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你想到什么?(鼓勵學生回憶自己所積累的有關秋天的成語、古詩、兒歌等等。)
生:金風送爽。
生:天朗氣清。
生:雁過留聲。
生:秋色宜人。
生:秋天到,秋天到,秋天莊稼長得好……
師:看來同學們對秋天了解得還真多,告訴老師,金秋時節(jié)你想干什么呢?(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
生:我想去秋游。
生:我也想去秋游。
師:好,今天就滿足大家的愿望,咱們就一起去“秋游”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生活經驗來再現秋天,營造輕松、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尊重全體學生的自主情感,帶領學生輕松進人課文情境。
二、指導看圖,感知課文
師:(播放音樂《郊游》)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郊外。讓我們睜大眼睛,盡情欣賞這秋天的美景吧。(播放課件,師生欣賞秋天的美景。)
師:欣賞完了這美景,你能把剛才看到的介紹給別的同學聽一聽嗎?
生:我看到農田里有紅紅的高粱。
生:農田里的棉花白了,稻子熟了。
生:我看到許多小朋友跟著老師在草地上游玩。
生:我看到了藍藍的天空很美。
師:大家觀察真仔細!誰能按“天空—農田—游玩”的順序,連起來說一說。
生:連起來說。(略)
師:大家說得真好!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走進這多姿多彩的秋天吧?。ò橹p音樂,播放課文錄音)
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
師: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生:我好像看到許多小朋友在打滾兒。
生:我看到了農田里豐收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藍藍的天空上飄著許多白云。
生:秋天真美好!
師:帶著自己的感受,個人自由練讀課文。
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設計意圖】多種手段極力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課堂活動,恒久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說自己看到的美景、自己當時的深切感受,這就把表達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真切關注了每一位學生的需要,走進了孩子真實的心靈。
三、再現場景,激趣樂學
剛才我們睜大眼睛,盡情欣賞了這秋天的美景。下面讓我們輕松一下,到哪兒去?(對,去草地?。┎シ耪n文的配樂朗誦,同時播放多媒體動畫,再現課文場景,讓學生迅速進入情境。好,讓我們也徹底輕松一下,大家就大膽想象一下,在我們校園那松軟的草地上,你抬起頭來,看到什么?(隨文練寫:追逐。先指導寫好走之兒一類的字的要點,后打開習字冊,練寫并點評。)想不想亮開嗓子?大膽地說吧、喊吧、叫吧、唱吧……接著,打出動畫特寫:幾個孩子在草地上打滾兒。再請曾有類似經歷的同學說說當時的感覺。然后,展示另外幾個同學蹲在草叢里的動畫,提示學生觀察,這幾個同學在干什么?并讓抓過螞蚱(或蟋蟀)的同學說說是怎么逮的。說說玩這些活動的心情怎樣,那就怎樣來朗讀這一段。大家玩得方式各不一樣,用那些詞來連成一句話?你能說一句話,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嗎?
最后交流:“這次秋游活動,大家玩得怎么樣?就請同學們用這種心情來讀一讀課文,好不好?”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體會、感悟。
【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讓課堂回歸生活,符合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新課改理念,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四、開展活動,拓展延伸
說一說,此時此刻你最想做什么?
結合個人的愿望,能在課堂完成的,鼓勵努力完成,如需課外活動,課后老師可組織學生去郊外活動,并讓學生帶好筆和紙,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畫下來(或描寫出來),還可以把活動中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感受記下來?;貋硪院?,進行一次交流活動。這樣,從課堂中的模擬秋游,再到自然中的真實活動,既鞏固了課堂所學,也使學生放松了心情,可謂一舉兩得。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小結并提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生從被動的地位提升到主動的地位,激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潛移默化地誘導學生走向主體控制的自主學習。
【教學點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一篇課文更是要靠自己去讀、去思,而不能依賴老師的講解。學生只有依靠自己去認真地讀,自己去理解、體驗、揣摩,才能發(fā)現課文的真諦。本篇教學設計,努力改革了課堂教學的結構,讓學生唱主角,教師當好導演,組織、引導、點撥、調控,讓學生課堂學習真正經歷了由模糊到清晰,由探究到發(fā)現、由困惑到收獲的過程,且注重引導學生在感受、理解、欣賞、評價中學習語文,從而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