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課堂教學的應變藝術,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教學機智。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是綜合性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應變藝術。語文教學應變藝術的特點有應變性、創(chuàng)造性、巧妙性和教育性。語文教學的應變藝術包括處理課堂意外的藝術、處理課堂失誤的藝術、把握課堂機遇的意識。
課堂教學的應變藝術,是指教師在課堂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育學、心理學規(guī)律,聯(lián)系課堂實際,快速、敏銳地想出多種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從而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學藝術。語文教學是綜合性的教學,學生學習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還有課文所涉及的政治思想、語法知識、天文地理等等,而且每一次面對的學生的個體思維都是動態(tài)的,內心世界都是豐富的,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隨機問題和突發(fā)事件將是大量的。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應變藝術。那么,語文教學應變藝術的內涵是什么呢?本文將從特點、分類及相應的應對措施等方面來闡述。
一、語文教學應變藝術的特點
1.靈活應變性
課堂突發(fā)事件常常具有偶然性和突發(fā)性,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所以教師無法預估它們可能會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也無法預料會出現(xiàn)哪種形式的課堂突發(fā)事件,這就做不到未雨綢繆,提前準備應對措施。課堂從來不是預測的,而是生成的,基于課堂的生成性,語文教學的應變藝術應具有的第一特點就是靈活應變性。例如,有一次,特級教師程翔老師在執(zhí)教《孔乙己》公開課時,由于手滑,不小心把準備傳遞給學生的話筒摔到了地上,這時,教室里面有一點點聲音,程老師神態(tài)自若地把話筒撿起來,說:“看來地心引力真的很強??!”學生們一下子笑了,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
2.利用創(chuàng)造性整的課堂就會被打斷。而該老師采取的做法是,將這件事化為教學材料,她迅速說:“同學們,就這件事,老師造了個句子,‘×××同學不小心摔倒了凳子,你能把這句話分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嗎?”結果學生反響熱烈,紛紛舉手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再如,我在講解《梅蘭芳學藝》一文時,本來是準備了鴿子飛翔的視頻,讓學生“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體會梅蘭芳是怎么練習的。恰巧一只麻雀飛進教室,于是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緊盯這只在教室上空飛翔的麻雀,學生熱情高漲,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位不速之客,并且積極地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關于語文教學應變藝術的分類
1.處理課堂意外的藝術
課堂意外可以分為學生行為意外和學生問答意外。無論是哪種意外,如果處理不好,教師的威信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學生對于教師所教授知識的信服程度,大大降低學習效果。因此,當遇到學生行為意外或回答意外時,教師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暫時“休戰(zhàn)”,課后慢慢解決?!袄涮幚怼奔饶軌蚴拐n堂教學順利進行,又不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不過這里有一點要注意,能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就當堂解決,如果課上實在解決不了的,“冷處理”無疑是最佳選擇。
2.處理課堂失誤的藝術
課堂意外突發(fā)情況,有時是由于教師自身的一時疏忽而造成的。比如提錯問題、寫錯板書等,作為教師,“知錯就改”是我們必須堅持的一項原則,但是用什么方式改值得思考。如果毫無藝術性地直白地改,一定會嚴重影響教師的威信,進而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聯(lián)系自己的課堂實際,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巧妙地利用突發(fā)事件,使之為教學服務,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老師在講解“把”字句、“被”字句轉換時,突然教室后面“咣當”一聲響,學生瞬間都轉過頭去,原來是后排一位同學坐姿不對,導致凳子摔倒在地,于是全班哄堂大笑。如果此時教師利用自己的威嚴讓學生坐端正,學生雖然表面上會重新坐好,但是心思一時還收不回來,一節(jié)完習效果。那么,如何體面地、巧妙地糾正自己的錯誤,就要求教師擁有很高的教學智慧、多學習處理課堂失誤的藝術了。例如,某教師在書寫生字“鹿”時倒筆順,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這個錯誤,于是,她說:“昨天呀,老師惹一只小動物生氣了,它就是我們可愛的梅花鹿,為什么呢?因為老師不小心把它的筆順寫錯了,我們的小朋友可不要惹梅花鹿生氣呀,我們重新來寫寫這個字的筆順,跟小鹿道個歉,好嗎?”孩子們都很善良地原諒了老師的失誤,并且為了不惹小鹿生氣,會更加注意這個字的筆順。
3.把握課堂機遇的藝術
課堂意外突發(fā)情況的發(fā)生,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突發(fā)情況中,既有影響正常教學的,也有利于正常教學的,只要教師能夠巧妙靈活地進行處理,使之能夠對教學起到補充增強的效果,這就是獨一無二的課堂機遇。把握課堂機遇的藝術主要有教學環(huán)境機遇、教學行為機遇和教學內容機遇等。
三、結語
在學生個性無比張揚的今天,語文教師的教學應變藝術的地位愈顯重要。作為教師,并沒有哪一種現(xiàn)成的方法可以模仿,或是哪一種現(xiàn)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在教師聰明才智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提升,方能在課堂上運籌帷幄。要想徹底掌握語文教學的應變藝術,一朝一夕是練不成的,需要長期大量的實踐,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探索詣佳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