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霞
新課程標準階段目標提到要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插圖在語文教材中具有直觀的理解、感性的印象、形象的再現(xiàn)文中所表現(xiàn)的事物的作用,能使識字、識詞同認識事物結(jié)合起來,還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簡言之它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啟迪性等特點。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把上課時間花在逐句講解上,其他應(yīng)該指導的事情就少有功夫做了;應(yīng)該做的不做,對不起學生,也對不起自己?!痹诠ぷ鲗嵺`中,我充分利用插圖這個生動的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文中插圖精美,注重創(chuàng)設(shè)課文內(nèi)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兒童情趣。插圖與課文有機結(jié)合,構(gòu)成一個整體。使觀察插圖、理解內(nèi)容、語言訓練相得益彰。圖文的協(xié)調(diào)配置,還具有引起想象、啟發(fā)思維的作用。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課文插圖的作用,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觀察插圖,幫助學生感知形象
在小學階段,兒童的形象思維占重要的比重,將抽象的文字變成直觀的圖片。讓兒童面對一個個具體的對象,從而激發(fā)他們用愉悅的心情來感知這些形象。如在教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池塘》中,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池塘”(兩個小朋友來到池塘邊了,看見了美麗的小河,河水清澈極了。池塘里有魚和蝦,池塘邊還長了許多蘆葦。太陽、白云、星星、月亮都倒映在水中。)思考:想想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有學生會說“我看見了清澈的池塘里許多魚兒在游泳?!薄拔铱匆娏颂J葦?shù)褂吃诔靥晾锵耖L長的睫毛?!薄疤柕褂吃诔靥晾锵褚恢货r紅的氣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艘彎彎的小船?!蓖ㄟ^圖片與實際事物相聯(lián)系,增強學生直觀感受,再引導學生讀書,讀出對小池塘喜愛、贊美之情。
二、理解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
結(jié)合插圖理解是課文插圖最明顯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化難為易,直觀形象地理解學、詞、句的意思。
1.結(jié)合插圖,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低年級學生對文字往往不感興趣,而對具體可直觀的圖片卻興致勃勃,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如我在教學《蘑菇該獎給誰》時,結(jié)合觀察第一、二幅插圖,讓學生想象當時比賽的情景。小黑兔跟烏龜賽跑,所有的烏龜都跑不過我!小黑兔輕松獲勝,露出得意、自信的表情。小白兔跟駿馬賽跑,他們都跑得比我快,小白兔落在后面了,覺得很難為情,很不好意思。通過插圖學生領(lǐng)悟到了其根本原因。有一位學生還說道:“小白兔如果跟烏龜賽跑的話,它也會獲勝的,小黑兔一直和烏龜練跑步它會越跑越慢的;小白兔跟駿馬練跑步,它會一直不斷地進步。”插圖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言能力。
2.結(jié)合插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現(xiàn)行教材中的插圖,大都貼近生活,與教材緊密結(jié)合。如在教學《騎牛比賽》中,理解:“騎手技藝高超”的句子是重點和難點。從字面上學生很難理解,而插圖中有一幅圖就展示了騎手在馴服瘋狂撒野的公牛時的清晰可見的場景,當我把圖出示在黑板上時,教室里響起一片輕輕的贊嘆聲:“哇”!比較野性大發(fā)的公牛與瘋狂地上下蹦跳的公牛,誰更拼命撒野?有學生說:“瞧,那牛鼻冒出的氣說明這頭??蓛戳死?!”“牛在瘋狂地上下蹦跳,場地上全是灰,它太兇了?!薄芭5纳碜涌煞柿?,可壯了,牛的尾巴都翹起來了,說明這個牛正在撒野,是頭瘋狂的牛。”“騎手還牢牢地騎在上面,說明騎手騎牛的本領(lǐng)可強了?!备鶕?jù)課文中的各自插圖,我采取啟發(fā)聯(lián)想的方式,突出課文的重點句,突破文中的難點,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體味插圖,激發(fā)表演興趣
一幅圖上的事物,只有展開聯(lián)想才能真正體現(xiàn)作者作畫的意圖和情景。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內(nèi)容描述了生動的場景,如小學語文第二冊《螞蟻和蟈蟈》通過看通版圖,(炎熱的夏天螞蟻在搬糧食、蟈蟈在樹蔭下乘涼)思考:螞蟻是怎么搬糧食的?它們搬得怎么樣?學生看了圖就馬上明白,螞蟻們勞動的方法很多,“有的背,有的拉?!彼形浵伓几傻煤芷饎?,個個滿頭大汗,這是一群勤勞的螞蟻。蟈蟈們悠閑自得,在樹蔭下乘涼多舒服??!它們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多快樂??!個個自由自在,真是一群懶惰的蟈蟈,它們只知享受不知勞動,插圖所描繪的場景都在學生腦中留下初步印象,而且?guī)椭鷮W生理解了課文,對學習新課更感興趣。在實際教學中還有學生紛紛舉手想演一演螞蟻和蟈蟈。學生熱情高漲,既有聲,又有情,聲情并茂,進人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在演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演中理解,在演中升華,巧用插圖就是最好的臺階和扶手。
四、巧用插圖培養(yǎng)觀察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學要注意課堂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實際教學中指導學生觀察課文的插圖,不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春天來啦》。這是一道以介紹春天景物為內(nèi)容的言語交際練習。題中的插圖提示了交際的內(nèi)容,如讓學生觀察圖畫,把自己當成圖中的某個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把找到的春天講給大家聽。在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時,要注意教學生觀察的順序、主次、細節(jié)等,先上后下,先近后遠。學生大體會說:“我看到藍藍的天空,白云在飄?!薄把嘧訌哪戏斤w回來了。”“柳樹發(fā)芽了?!薄按猴L吹紅了桃樹,小草綠了,草地上花兒都開放了?!薄靶∨笥言谝巴鈱ふ掖禾臁!敝笇W生先抓住主要景物,先一點一點地看,一句一句地練說,然后連起來,體現(xiàn)了訓練的梯度,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獨特體驗,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低年級語文的插圖精美,在教學中我們要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這些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