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濱
(天津財經大學法學院 天津 300222)
印度實施的履行、實現與交易制度(Perform,Achieve and Trade Scheme,簡稱PATS機制)為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尋求經濟增長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贏發(fā)展提供了一定借鑒價值。PATS機制以減少能耗660萬噸原油當量作為制度目標,涵蓋了478家能耗企業(yè)實體??紤]到不同部門的能效差異,PATS機制設定了基于企業(yè)層面的降低能耗目標,而非基于產業(yè)部門目標,平均能耗目標為4.8%。在該制度的設計中,透明度、產業(yè)部門的參與和靈活性是機制的核心要素,以此確保機制的成功運轉和產業(yè)部門的認同。印度政府啟動實施PATS機制要求足夠的人力、制度和金融資源的投入,首先強有力的監(jiān)測、報告和核證體系(MRV)建立了參與者對于項目的信心,并讓本國市場體系更好與國際碳市場對接和進行融資。
印度認為他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采用一種可持續(xù)的方式追求快速經濟增長,并因此設計出一套能效機制來規(guī)制能源用戶。能效方法可以支持印度優(yōu)先發(fā)展經濟的目標,并同時產生應對氣候的正面效果。在能源密集型工業(yè)部門和能源部門提高能效具有潛在的重要性,因為在2007年這些部門占據了印度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0%。履行、實現與交易制度(PATS)的目標是激活提高能效的潛能。PATS機制中的能效措施可以幫助印度實現在2015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6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對于印度實現其2020年以2005年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20-25%的國家減排目標具有重要貢獻。通過PATS機制,印度成為了第一個采用基于市場手段實施能效指標交易制度的發(fā)展中國家。PATS目前已經成為印度提高能效國家任務的旗幟性項目,而提高能效任務是2008年印度所制定的《氣候變化國家行動計劃》中列明的8個任務之一。該行動計劃用以促進印度發(fā)展目標的實現,包括增強能源安全,減少能源赤字,提高印度產業(yè)的全球競爭力,同時產生減緩氣候變化的效益。該項目的目標是,在允許產量和能耗增長以滿足經濟發(fā)展需求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激勵和懲罰措施,以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提高目標產業(yè)部門的能效水平。
印度政府啟動的PATS機制最早起源于其2001年通過的《節(jié)約能源法案》,該法案授權印度政府對能源密集型部門進行確認,將其納入到指定用戶范圍內,并為他們設定強制性節(jié)能標準。在該法案中,印度能源部下屬的能效管理局從不同產業(yè)部門中識別出15個指定用戶,其中8個部門計劃納入到PATS機制中,包括:煉鋁、氯堿、紡織、造紙與紙板、鋼鐵、化肥、水泥和供熱行業(yè)。機制涵蓋的企業(yè)實體達到478家。每個納入PATS機制的能耗企業(yè)都將根據其基線能耗量分配一個具體的能耗降低指標,并且必須在2015年3月之前實現。能耗降低指標為基于每單位產量的能源消耗量,以噸原油當量進行計量?;€能耗量是指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之間的能耗平均值。如果指定用戶在能耗降低方面超額完成任務,則可以獲得可交易、經過核證的節(jié)能信用。如果他們不能完成目標,則必須購買節(jié)能信用來彌補差額。節(jié)能信用在2012首年履約期之后經由適合實體每年進行簽發(fā)。政府并沒有針對節(jié)能信用設定最低限價,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PATS機制中能耗降低指標的平均減排目標設定為4.8%,實現這一目標預計將耗費印度產業(yè)部門54億美元的成本(約合3000億盧比)??紤]到機制實施的規(guī)模以及對產業(yè)部門的影響,PATS機制需要一個長效的設計方案和準備階段。產業(yè)部門的參與、數據收集、能力建設是本階段的關鍵要素。
項目設計中的透明度、靈活性以及產業(yè)部門的履約有助于確保實現有效的產業(yè)能效政策,并帶來涵蓋企業(yè)實體的足夠認同。在PATS機制的設計階段,政府通過工作組、產業(yè)或企業(yè)層面的各種會議與指定用戶進行了廣泛的磋商。進行這些磋商旨在提高認識、促進產業(yè)部門的準備、緩解他們對于機制目標和制度內容的關切、向持懷疑態(tài)度的產業(yè)部門傳達價值信息、并尋找與設計有關的著力點。磋商確保了設計階段的透明度,允許工業(yè)企業(yè)參與該進程。一些產業(yè)協(xié)會組織,如印度產業(yè)聯(lián)合會和印度工商總會也在會員范圍內召開了磋商會議。在歷時兩年的磋商期內,共舉行了近100場工作組和其他類型會議,參與者包括指定用戶、國家政府官員、能源審計師和經理人等。這些磋商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PATS機制。磋商文件中討論了實施單一部門目標的困難,考慮到工廠運行的年限、原材料的質量和生產過程的諸多差異,這些問題導致了每個產業(yè)部門中不同企業(yè)間的能耗降低指標很難趨同。磋商文件建議采用基于特定能耗企業(yè)的降低目標,這些建議最終被PATS機制所采用。利益攸關者磋商進程提供了一個如何在早期階段處理機制設計的范例。盡管存在磋商進程,一些指定用戶依然缺乏機制的相關知識并消極履約。一些產業(yè)部門中的指定用戶(如水泥行業(yè))表現出高水平的參與意識和信心,其他一些產業(yè)部門(如化肥和紡織業(yè))則缺乏知識和能力去實施該機制。另外,由于該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聯(lián)邦政府所推進的,因此磋商過程只涉及極其有限的地方政府和市民組織參與。這些問題突出了利益攸關者持續(xù)參與的重要性。
印度《節(jié)約能源法案》強制要求指定用戶每年報告能源消費量,并接受例行的能源審計。然而,在PATS機制真正實施之前,這一要求卻沒有得到認真的落實。在PATS機制設計階段,主管部門與一些國家指定機構和能源審計機構一起,進行企業(yè)特定數據的收集,對2005至2010年的企業(yè)產量和能源消耗數據進行審計。審計公司通過招標過程進行選拔確認,并接受專門訓練使用特定格式進行數據收集,以便保持審計過程的連續(xù)性和標準化。涵蓋企業(yè)需要提供燃料使用量、產品產量、再生能源量、電力采購量和其他指標數據,這將有助于核證特定企業(yè)的能源消耗量是否超過部門特定門檻值,以便將其劃入指定用戶范疇。接下來在2011年,對每一個指定用戶承擔的能源基線值進行審計?;跉v史能源消費量的企業(yè)特定數據以及節(jié)能潛力數值將被用來確立基線值和能效目標值。PATS機制創(chuàng)立了一個制度框架用來便利在線數據提交,以及指定審計機構的年度審計和核證。那些能效知識有限的實體需要相應的支持來進行數據收集。持續(xù)的監(jiān)測、報告與核證對于保持機制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十分關鍵。
PATS機制的設計、規(guī)劃和實施階段都提供了有意的經驗借鑒。首先,從產業(yè)部門和其他關鍵利益攸關者尋求早期支持來便利履約。在強制性政策的實施中,利益攸關者的參與經常被忽略。然而,可以通過提高認知水平、改善準備條件、展示政策設計中的靈活性、確保參與者加入和早期認同來提升履約率,并采用革新解決方法來應對國家和產業(yè)層面的真實情況。節(jié)能量交易制度實施過程中可持續(xù)的利益攸關者參與將進一步提高成功概率。其次,獲得準確數據來定義覆蓋范圍、選擇基線、設定目標和監(jiān)督履行是另一個主要經驗,綜合廣泛的核證數據對于設計一套國內和國際上可信的交易制度十分必要,產業(yè)協(xié)會和國家機構能夠在開放專業(yè)技術和建立制度體系方面進行協(xié)助以便利數據收集、審計和核證過程。數據收集工作經常屬于資源密集類型,但也取決于政策的屬性以及可以獲得的國際支持。一套建立于精確數據基礎之上的強有力的監(jiān)測、報告與核證體系能夠幫助創(chuàng)立與國際碳市場的對接,將政策轉化為國家合理減排行動,并吸引氣候基金的融資。再次,投資于加強制度和人力資源能力的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技術和制度能力是開發(fā)一套節(jié)能量交易制度的先決條件。這種能力可以用于投入到多樣化的行動中,進而通過一整套政策進行成本分攤,能力建設的努力從長遠來看提高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且對于發(fā)展中國家來講其任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也更加容易獲得國際基金的支持。
[1]史學瀛、潘曉濱等.碳排放交易市場與制度設計[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32-33.
[2]Stavins R N.Experience with market-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J].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2003,1:355-435.
[3]Dirk Weinreich,Angelika Smuda et al.Practitioner Insights designing Cap-and-Trade.Constanze Haug,et al.Emissions Trading Worldwide,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 (icap)Status Report 2017[R].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icap),2015
[4]Neelam Singh.Creating market support for energy efficiency:India’s Perform,Achieve and Trade scheme,Inside Stories on climate compatible development[R],CDKN,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