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姍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探究精神,尤其是在中學人文地理的教學中突出的比較明顯。有關人文地理決策的教學也越發(fā)重要。決策教學是一種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地理教學策略,是用決策過程或者步驟作為教學過程或者步驟,采用一種或幾種策略方法以達成培育地理決策意識,提高地理決策能力等教學目標的教學。
關鍵詞:中學人文地理;地理決策;地理教學
引言
地理決策教學是一種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地理教學策略,是用決策過程或者步驟作為教學過程或者步驟,采用一種或幾種策略方法以達成培育地理決策意識,提高地理決策能力等教學目標的教學。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就明確通過課程目標強調了地理決策能力的重要性:“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方案,與他人合作,開展調查和研究,作出評價,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逼浯?,人文地理中需要作出地理決策的內容如在野外露營時選擇什么樣的地形等,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而這些內容的把握必須是在了解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和地理原理之后,在進行思考和一定的選擇,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與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案例也能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也使學生感覺到地理的“有用性”。
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做出決策的人才,人文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密,在人文地理的教學中,決策的制定也更能反映學生的地理思維,對地理整體性的把握程度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地理決策教學越來越重要,也讓人文地理相關問題的解決具有規(guī)律可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能不再為人文地理的知識仿佛是一盤散沙而頭疼,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決策將地理和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不再使人文地理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的負擔,而是樂于學習和解決地理問題,并作出恰當?shù)牡乩頉Q策。
1.新課程理念對中學人文地理決策教和學的要求
1.1新課程理念對教師關于地理決策教的要求
新課程理念將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師主體,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內容。作為教學主體的一部分,教師作為學生的啟發(fā)者和指導者。對于教師個人素質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同時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提到,教科書對于教師來說僅僅是常識,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是學生的十倍到一百倍。對于教師備課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在充分備課,掌握足夠多的知識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才能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到關注學生的情況。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決策的制定,需要教師能夠設置相應的地理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在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能夠的發(fā)現(xiàn)并加以指導,解決學生的“疑問點”,并在適當?shù)臅r間找到“監(jiān)督點”,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
1.2新課程理念對學生學習人文決策地理的要求
新課程理念下,更加注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要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融入教師所提供的地理情境,并產生解決地理問題的欲望,通過和同學合作,分析與這一問題相關的自然地理要素,并查找相關資料,互相討論,尋求教師的指導等方式,做出恰當?shù)牡乩頉Q策。
2地理決策教學的實施過程
2.1創(chuàng)設地理問題情境
教師通過新授課、復習課以及練習課的方式,創(chuàng)設地理問題情境,如城市區(qū)位的選擇等,講解相應選擇的依據和原則,如城市一般建在地形比較平坦的平原或高原地區(qū)等。盡快使學生進入到地理情境之中,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2.2學生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查閱資料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小組間交換意見,互相質疑,優(yōu)化決策。
2.3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通過口述、板書、板圖和板畫的形式向教師和其他同學展示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和相應地理決策。
2.4師生共同探討,制定合理地理決策
教師對學生的方法進行點評和質疑,啟發(fā)學生思考,及時給出正確的評價。
3中學人文地理決策教學存在的問題
3.1教師在進行地理決策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有些教師還沒能將自己的課堂同新課程理念相適應,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自己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聽課情況,并較少的給學生提供發(fā)表見解的機會。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把握做出恰當?shù)乩頉Q策的原則和方法,也能夠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分析問題,但同時也產生了對教師的依賴,即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相關的練習,其根本在于學生沒有進行獨立思考,沒有將所學的原理消化。
3.2學生在進行地理決策學習時存在的問題
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一定的要求,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進行有關地理決策的學習時,經常會有學生自覺性不高的現(xiàn)象,在教師進行檢查的過程當中,也只是復述其他同學的觀點和看法,而沒有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分析。還有一些學生,不善于小組合作,喜歡“單打獨斗”,這樣的學習方式也不利于思想的交流,造成有些答案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方向。
4地理決策教學的幾點建議
針對教師和學生在地理決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下面兩個方面的建議:
4.1關于教師在地理決策教學過程中的建議
任何一堂課的前提都是要備好課,在進行有關地理決策的教學時,對教師的備課要求更加高。教師不僅要掌握做出正確地理決策的方法和原則,同時要能夠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 ,將遇到的地理決策問題進行分類匯總,以便在進行相關教學時,能給學生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題目。其次,教師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加以指導,在學生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時,能夠認真傾聽,并及時給予評價和鼓勵。
4.2關于學生在地理決策學習過程中的建議
學生要能夠在平時的地理學習過程中,積累地理知識,多關注地理實事,因為很多地理決策的背景都是與地理實事相關聯(lián)的;其次,學生要能夠在課堂上跟小組內和小組間的同學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第三,在遇到問題時,要能夠及時向教師詢問;第四,學生要能夠用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怕出錯。
參考文獻:
[1]聶柳.試述決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23):112-114.
[2]林培英 .探討“決策”教學——中學人文地理教學的一種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0(30):58.
[3]李崇錄 .論人文地理的決策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23):12
[4]張玉芬 .高中人文地理決策教學設計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4):34.
[5]戶清麗 .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領域與教學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2.
[6]劉海燕 .常設地理問題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益[J].地理教育,2007(6):16.
[7]王莉.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的嘗試[J].地理教育,2006(6):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