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銘,劉國軍
(酒泉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酒泉 735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包括輕癥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癥急性胰腺炎(SAP),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病情輕重不一,預后評估手段雖多,但都具有片面性。對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需要在短時間內準確判斷病情以及疾病進展速度,從而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來挽救患者生命。SAP進展迅速,合并癥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達10%~20%[1]。對急性胰腺炎病情進展及演變進行正確評估,優(yōu)化治療方案,可有效防止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近幾年收治的AP患者,分析BISAP評分、血清降鈣素原(PCT)和C反應蛋白(CRP)的變化及其與疾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以期為預后判斷提供依據(jù)。
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發(fā)病后24 h內入院且資料完整的AP患者300例。男163例,女137例,年齡25~74歲,中位年齡47歲。AP診斷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標準。
收集患者入院時,入院第2、3、4天清晨的血清PCT和CRP檢測數(shù)據(jù)及BISAP評分,分析BISAP評分及血清PCT、CRP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與AP嚴重程度的關系。PCT:<2 ng/ml時可能有局部感染,視為陰性;≥2 ng/ml時有進展成全身感染的危險,視為陽性。
患者疾病早期均采用《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的內科治療方案,監(jiān)測血清PCT、CRP水平,動態(tài)BISAP評分,由3年以上主治醫(yī)師進行評分。當患者出現(xiàn)腎功能不全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時,及時轉ICU行持續(xù)性床旁血液濾過凈化或輔助呼吸,有手術指征者及時行手術治療。
表1 患者BISAP評分與血清PCT、CRP檢測結果(±s)
表1 患者BISAP評分與血清PCT、CRP檢測結果(±s)
時間正常值M A P組S A P組入院時2 4 h 4 8 h 7 2 h入院時2 4 h 4 8 h 7 2 h B I S A P評分(分)0 0~1 1~3 1~3 0~2 2~4 3~4 3~4 3~5 C R P(m g/L)1 3 0 5 6.2 5±1 0.4 0 6 2.2 8±1 1.7 0 7 6.6 0±1 3.6 0 6 6.4 0±1 2.6 2 1 5 6.6 8±1 6.3 2 1 7 8.3 6±1 8.3 0 1 8 3.4 0±2 0.6 0 1 8 6.5 5±2 2.5 0 P C T(m m o l/L)2 1.7 2±0.4 3 1.7 9±0.4 3 1.9 5±0.4 7 1.9 7±0.4 8 3.2 0±0.6 7 4.9 2±0.7 4 6.3 2±0.9 6 8.4 5±1.3 5
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與MAP組相比,SAP組各時段CRP增高更明顯,差異有顯著性(P<0.01);72 h后,MAP組CRP水平下降明顯,與入院時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SAP組CRP水平則逐步升高,72 h CRP水平與入院時有顯著性差異(P<0.01)。
MAP組患者各時間段的PCT均值較正常值稍低,差異無顯著性(P>0.05),而SAP組患者入院時PCT即顯著升高(P<0.01),隨著時間的推移,PCT水平繼續(xù)升高,72 h血清PCT水平與入院時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BISAP評分低于3分者需結合PCT和CRP來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BISAP評分大于3分時,患者各時間段的PCT和CRP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3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判斷AP嚴重程度更為準確。
對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需要在短時間內準確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及進展速度,從而采取有效措施搶救患者生命。臨床發(fā)現(xiàn),對于早期SAP患者可優(yōu)化治療方案,以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AP是因多種病因導致胰酶被激活后作用于胰腺組織產生的局部炎癥反應,可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變。本研究采用BISAP評分聯(lián)合血清PCT及CRP檢測來判斷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2]。
(1)BISAP評分由尿素氮、精神狀態(tài)異常、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年齡和胸腔積液5項指標構成,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陽性預測準確等優(yōu)點[3]。本研究中,患者病情越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越明顯,BISAP評分就越高,死亡率也隨之升高。BISAP評分大于3分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率明顯升高。因此,BISAP評分與疾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預測胰腺炎疾病嚴重程度及預后的指標之一。
(2)CRP可反映胰腺炎合并感染的程度,是判斷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指標[3]。本研究中,患者入院第一天血清CRP水平即高于正常值,48 h后達到高峰,與MAP組相比,SAP組各時段增高更為顯著,48 h后,MAP組CRP水平下降明顯,而SAP組CRP水平仍持續(xù)升高,據(jù)此可判斷為胰腺炎合并重癥感染,預后不良,也說明血清CRP水平與AP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可作為AP危重程度的判斷依據(jù)。
(3)PCT是繼發(fā)性介質,可反映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嚴重程度[4]。研究表明:血清PCT水平能夠反映病情嚴重程度,可作為SAP預測指標之一。
(4)SAP患者死亡多是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引起,但各單項檢測均具有片面性和滯后性,BISAP評分、PCT、CRP與急性胰腺炎疾病嚴重程度正相關,聯(lián)合監(jiān)測對于早期、準確判斷病情和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利用BISAP評分聯(lián)合血清PCT和CRP檢測可將AP患者進行區(qū)分,為早期了解AP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判斷提供依據(jù),使醫(yī)生能夠更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案,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常規(guī)監(jiān)測指標予以推廣。
[1]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206-208.
[2]林召,劉發(fā)全.PCT和C反應蛋白測定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123-125.
[3]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4]王麗.急性胰腺炎檢測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的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52-53.